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解读中国2014军演:部分演习体现提防心理

2014年12月26日 09:38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由济南军区某炮兵旅参演的“火力-2014·三界”演习,是其中的收官之作。<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徐宁 摄

由济南军区某炮兵旅参演的“火力-2014·三界”演习,是其中的收官之作。中新社发 徐宁 摄

  12月25日,在2014年最后一次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盘点了2014年度解放军演训和中外军队联演联训情况。与去年相比,无论是中国军方组织的演训还是中外军队联演的次数都大幅提升,达到历史最高点。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25日向《环球时报》表示,中国军队越来越重视加强和其他国家军方的合作,有利于合作不断加深。

  杨宇军在记者会上透露,2014年全军和武警部队共举行了200余场师旅以上规模的实兵演习,提高了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2013年中国军队共完成40场重大演习任务。张军社表示,今年的联演联训是在习主席提出能打仗、打胜仗、提高部队实战能力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除了数量多,还有演习规模大、兵力多、时间长的特点。张军社说,师旅级是军队基本的作战单位,他们高频度的演练活动有利于提高基本作战能力。同时,这些演习也展示了军队未来改革方向,比如提高联合作战能力。

  据介绍,今年解放军演训活动出现新特点,例如诸军兵种联合训练进一步被强化。为期两个多月的“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习以及为期3个月的“火力—2014”系列演习中,七大军区悉数参与,实现跨区域作战。这些军演凸显了跨区训练机制化、系统化、多军兵种联合训练的重要性。

  记者会上,杨宇军还披露了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情况。他表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筹划、指挥、协调诸军兵种和各战场空间力量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的专门人才,是实施联合作战指挥的核心主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我军提出全面推行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专业化培养模式。这种专业培养模式,就是要科学定位联合作战指挥军官及联合作战指挥岗位,推行联合作战指挥员与领导管理干部、联合参谋与其他参谋人员分班培训,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选拔、培训、考核、使用的全新机制,提高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水平。

  此外,中外双边多边军演次数也出现成倍增长。2013年共举行17场双边、多边中外联演联训。杨宇军在此次记者会上透露, 2014年解放军共参加31场双边多边演训活动。杨宇军表示,“我军参演部队与外军同台竞技、相互借鉴,达到增进互信、深化合作、锻炼部队的目的,也在国际军事舞台上展现了解放军的风采。”

  针对中外军队联演联训的特点,杨宇军总结说,“有一些是我军曾经多次参加的机制化演训,也有一些演训活动是首次参加。”其中机制化演训包括“和平使命-2014”上合组织联合反恐军演、“雄鹰-Ⅲ”中巴空军联合训练、“携手-2014”中印陆军反恐联合训练等等;首次参加的演训活动则包括,“金色眼镜蛇”多边联合演习、“环太平洋-2014”多边联合演习、中国马来西亚军队联合桌面推演、中国坦桑尼亚海军陆战队联合训练。在中外联演联训行动中,中国军方与俄罗斯保持积极互动。除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演,解放军还派部队赴俄罗斯参加“坦克两项”和“航空飞镖”国际军事竞赛。中美之间的联演联训也有了突破,“金色眼镜蛇”多边联合演习、“环太平洋-2014”多边联合演习都是由美国主导的多国联合军事演习。此外,12月中旬,中国海军第18批护航编队运城舰、巢湖舰与美国海军“斯特莱特”号导弹驱逐舰,在亚丁湾海域就《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运用进行了演练。

  据《环球时报》记者查询,参加2014年中外联演联训的解放军部队涉及陆海空各军种,内容包括海上作战、空中作战、特种作战、反恐、反海盗以及人道主义救援减灾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杨宇军介绍说,今年的中外联演联训,训练课题从非传统安全领域向传统安全领域拓展,更贴近实战化。张军社解读说,在反海盗、反恐以及联合搜救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属于最基本层面,涉及的内容并不敏感。这种情况下,两国军队之间缺乏互信,提防心理比较浓。而传统安全领域则包括反潜防空等传统性科目,这需要两国之间互信达到一定程度。(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郭 元 记者 马 俊)

【编辑:刘艳】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