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海舰队某师演习保障10型机 迅速排除轰炸机故障

2015年01月19日 09:26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新年伊始,一场多兵种联合演练在某机场拉开帷幕,一架架满载弹药、油料的歼击机、轰炸机交替升空,呼啸着飞向海天……同场保障多种机型,对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来说已是轻车熟路。近年来,该师积极探索新型保障方法,加快推进一体化、基地化保障模式建设,综合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由自我单一保障向基地化保障转变——

  超前谋划“容得下”

  随着诸兵种联合训练任务加大,每年前来驻训的兵种、机种成倍增长。该师把提高多机种综合保障能力作为突破口,着力提高机场承载力和吞吐量。他们进行资源整合、功能拓展,对场道、营房、库房等翻修改造,扩建了停机坪,有效保证了多个兵机种同时进驻。

  记者在外场放眼望去,停机坪上,预警机、轰炸机、歼击机等战机停放有序,另有数架机动转场的直升机正在应急停机坪补充油料。该师按照“急需先入、保障作战、统筹兼顾”的原则,构建与多机种保障相适应的基地化运行模式。

  他们先后多次组织人员到兄弟部队调研,详细了解各类新型战机数据,自行研发了多机种保障数据库,可快速精准地计算出预定进驻机种的数量,保证机场容量实现最大化。他们梳理不同机型停放需求及调配方案,根据不同机型特点、进驻时间,按最佳比例对起飞、停放、安全区进行调配。在此基础上,他们重点研究机动进驻多兵机种的接纳办法,相继完善了《多兵机种容纳保障方案》等措施,对制约保障力提升的瓶颈问题逐一整改。

  去年以来,高炮、防空、雷达、战机分队等多支部队陆续进驻该机场,多兵机种在空地间同时展开作战行动,高效完成了实弹射击、协同对抗等任务。

  由零敲碎打向高效集约保障转变——

  多措并举“供得上”

  去年秋天,一场诸兵种联合演习中,参训飞机达8种10个型号,该师保障各类战机一次启动成功,训练课目全部按计划完成。现场观摩的专家评价,能同时遂行10余个机种保障任务,真是名副其实的保障“多面手”。

  “电源车接口不匹配!”“油料车供应吃紧!”几年前的一次对抗演习中,6种不同型号战机陆续返场补充能源,保障分队难以应付……该师从提高飞行保障效率入手推行改革,缓解任务需求与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

  他们通过科研攻关实施“附加式”“组合式”改进升级,将一些不通用、功能单一的设备改装成多用途、多功能装备,先后取得通用移动挂弹装置等20余项革新成果,逐步实现一机多用、一车多用、一管多用。

  他们加大数字化保障力度,构建起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数字化飞行保障平台。面对“小、散、杂、多”的多样化保障需求,他们加快推进精准化、集约化保障发展步伐,推动传统后勤向现代后勤转型。

  去年7月的一天,某型轰炸机出现火控系统故障。该师接到保障通知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比预定时间提前10个小时筹措到零部件,使这架战机按时参加了演习。该师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与飞机制造厂、修理厂、器材生产厂等建立了业务联系,形成了远程装备器材综合供应网络,实现了由零敲碎打向高效集约保障的转变。

  由保障训练型向作战验证型转变——

  高效精准“出动快”

  “机场遭空袭!”前不久,随着战斗警报骤然拉响,多个作战单元同时展开行动,数支应急分队快速进行弹药供给、油料加注和各类气体补充,多机型编队批次起飞。

  为适应航空兵大规模快速集结、高强度高密度起降的需求,该师围绕“反应快、投送快、展开快、保障快”做文章,先后完善了战斗起飞、夜间转场等10多种应急机动保障方法,攻克夜战条件下输油管线抢修等难题,部队机动保障能力跃上新台阶。

  为实现由保障训练型向作战验证型转变,该师认真研究未来战场环境和作战模式,打破以往“一机一备”应急保障模式,建立保障动态联络和作战保障机制,有效提高了保障效率。

  该师打破固有界限,根据驻训机种专业需要,将人员进行模块化编组、跨专业融合,使保障人员占场时间缩短了一半。他们将传统的单机顺序保障调整为双机或多机交叉循环保障,变一线保障为分散式保障,使单个装备有效利用率提高了30%。同时,他们加大多岗通用型训练,使80%的官兵都具备保障多机种、多战位能力,同场次保障人数减少了40%。

  去年4月,数架战机转场驻训某机场,该师仅用传统保障模式的1/8保障人员,便在陌生环境完成了联训保障任务。(陈伟明 李雪峰 本报特约记者 邵龙飞)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