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空军测试F-35战机软件包 可助多机联合攻击

2015年03月26日 1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美国空军F-35A战机
资料图:美国空军F-35A战机

  中新网3月26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工程师已开始在两架试验用喷气机上开展软件包的测试。该升级是为改进多架F-35之间威胁图像的“融合”,从而提升战场感知能力和多机联合攻击效能。

  所谓的融合对于隐身单发的F-35来说是个富有特点的卖点。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来自F-35联合项目办公室(JPO)的官员宣称,通过飞机电子光学瞄准系统、射频电子战系统和先进电扫阵列雷达收集的数据,将通过机载软件以空前的方式为驾驶员在一个显示器上综合显示出来。这一成果有望降低驾驶员的工作载荷,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包括面对的威胁以及尚不能瞄准的目标。

  增加的能力将使F-35可在网络化环境工作,并通过使用新型多功能先进数据链(MADL)与多机编队的飞行员们共享相同的威胁图像。该数据链设计成可隐蔽传递数据,以满足在敌方防护空域使用的需求;相比之下,当前使用的数据分享标准Link16则是广播式的,不具有隐蔽功能。在作战中,这一结果将使多机编队更快、更有效地分配工作量,以及更明智的使用机载平台上有限的弹药攻击目标。

  由于具有融合数据应用软件的移动电话应用广泛,使数据融合看上去很简单。然而,对于F-35来说,数据必须极其精确。例如,系统不能将校车误认为移动导弹装置。威胁数据依赖于数以千计的任务数据文件,这些文件为F-35的软件提供信息,指出那些目标为面空导弹发射基地、敌方雷达、敌方车辆等。在一架战斗机上独立完成这些工作是个挑战,但四架处于不同位置的战机以不同的战场视角获取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融合成一张图像将是另一个挑战。然而这是F-35团队需要解决的诸多空前任务的最新一个。

  去年晚些时候,F-35项目的执行官、少将克里斯多佛·波格丹表示,软件面临的最新挑战是将多机编队的信息转化成精确的“融合”图像。测试人员提到并将其称为“工程测试构件”(ETB)的最新软件包并不是完全的软件版本。它更像一个在移动电话上升级的可执行文件,通过特定的安装以提出多机融合的不足之处。但测试团队与联合项目办公室共同决定通过工程测试构件推动工作。与此同时,开展2B软件的验证工作,以实现海军陆战队计划的7月份宣布F-35B初始作战能力(IOC)。

  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F-35项目主管、空军少校罗德里克·科瑞尔表示,在向陆战队发布前需要进行一些改进。海军陆战队表示,无论是否进行改进,都会推动今年夏天的初始作战能力。但联合项目办公室发言人乔 德拉维多瓦希望在里程碑前能完成对早期战斗机的改进。测试人员透露,工程测试构件改变了大约900行代码,以确保多机编队中的每个飞行员都能看到相同的、精确的威胁图像,而这与侧翼部队看到的相同。

  最初,项目要求为战斗机装备更健全的3F软件。通过3F软件,驾驶员可以使用外挂武器,电子光学瞄准系统的红外搜索与跟踪功能,以及更多种类的武器。然而,项目研制初期遇到的障碍促使国防部优先选用B版软件,以容许用这个基线软件达成初始作战能力。B版软件是为优化海军陆战队短距起飞和垂直降落开发的。

  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综合F-35测试组主管安德鲁·艾伦上校表示,“Block2并未打算安装软件。战斗机在作战环境中的可用性现已达到。如果海军陆战队现在就要使用…根据专家观点(我们需要知道的)需要提出的…我们想比这做得更好,我们也认为我们能够做到,而且现在还有时间去做工作,因此来让我们做额外的补充”。

  据悉,美国相关工作组从决定做到完成软件包共花费大约22天。出击测试计划在3月底前进行。艾伦表示,软件包已加载到两架测试飞机,3月12日这两架测试飞机已进行了首次飞行。工作组也计划将软件包加载到第三架F-35上,可能的话还会加载到第四架F-35上。确定任务需求的必要条件是三架F-35加载了软件包,但第四架将为最终的判断增加更多的数据。融合开发是个迭次数代非常多的过程,它几乎削弱了F-22项目。现在正采用多重联合传感器并设法将它们集成到一起。艾伦也曾参与了F-22项目。科瑞尔表示,直到当前我们在项目中所作的已是完整的软件版本。不会有立即要进行的“修补”…我们第一次获得的永远都是更灵活一点。如果一项修补有益,则将会将其纳入到下一版的软件升级。(王晓鹤)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