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媒:日空自战机紧急升空任务增加 队员压力加重

2015年04月16日 13:02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

  据日本共同社4月15日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2014年度为应对外国飞机的紧急升空次数直逼冷战时期创下的最高纪录,中国军机的活动趋于活跃是推高该数字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名自卫队干部指出:“与冷战时期相比,任务的性质出现变化,现场的压力也有所增加。”

  13日,在航空自卫队南西航空混编团所在的那霸基地,第204飞行队总括班长三宅史朗在停放的F-15战斗机前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说道:“不能失败,需要尽可能迅速地予以应对。”

  近年来,中国军方不但加强了海军活动,还将空军的活动区域从东海扩大至西太平洋,并实施军事演习。与此相应,负责西南地区防卫的南西航空混编团2014年度紧急升空次数增至468次,约为总次数的一半。

  三宅表示,“为了在受命紧急升空时能够高度集中,其余时段会刻意保持放松”,道出了每天生活在重压之下的队员们的实情。

  航空自卫队当天公开了紧急升空训练的场面,其间也实际接到了升空命令。警报声响起后,飞行员及维修技师从待命处奔向停放在机库内的F-15。现场的紧张气氛骤然升温。

  除此之外,还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一名自卫队干部分析称:“任务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冷战时期,紧急升空主要是针对当时的苏联战机。虽然1987年有过一次警告射击,但苏联战机通常采取朝日本国内自卫队设施飞行并在即将抵达日本领空时掉头这一“简单易懂的行动模式”。

  而2014年5月、6月在东海上空发生了中国军机与自卫队战机异常接近的情况。该干部以此为例指出:“现在的紧急升空任务有着冷战时期所没有的不稳定因素。”他表示担忧称:“除了次数增加以外,更大的问题在于飞行员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中日两国政府2015年3月在东京举行了“安全对话”,确认了双方防务部门将为启动旨在避免偶发性冲突的“海上联络机制”加快工作进程。

  报道称,这是两国约4年来首次重启外交与防务部门探讨安全问题的安全对话。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一事引发中方抗议,对话一度陷入中断,但在此期间防卫省内也不断有意见要求尽早启动海上联络机制。另一名干部表示:“如何确保联络机制的实效性将成为今后的课题。”(实习记者 马丽)

【编辑:刘艳】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