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研下一代两栖舰 源自“圣安东尼奥”级反导版

2015年06月17日 16:14 来源:中国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舰“反导版”模型

  据美国海军学院网站报道,在6月3日举行的海军及海军陆战队航空论坛上,美国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副司令乔恩·戴维斯(Jon Davis)中将表示,正在研发的下一代两栖攻击舰LX(R)对于弥补“美国”级大型两栖攻击舰的运载量相当关键。据悉,45000吨级“美国”级两栖攻击舰虽然拥有较大任务载荷量(MLA),但没有船台甲板和投放陆战队登陆艇的能力,而LX(R)攻击舰则可对这一缺陷加以弥补。

  LX(R)两栖攻击舰的蓝本:“圣安东尼奥”级的“反导版”

  1993年1月11日,美国国防采购委员会批准了LP-X(即后来的“圣安东尼奥”级)造舰计划。它是美国海军为实施“由海向陆”转型的第一批新一代战舰,是第一种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舰对目标机动作战”思路设计的两栖战舰。“圣安东尼奥”级整合了坦克登陆舰(LST)、货物运输舰(LKA)、船坞登陆舰(LSD)和船坞运输舰(LPDS)的功能,预计建造十二艘,取代总数27艘的现役两栖舰只,包括“奥斯汀”级(Austin class)两栖船坞登陆舰、“安克拉治”级(Anchorage class)船坞登陆舰与“新港”级(Newport class)坦克登陆舰、“查尔斯顿”级(Charleston class)两栖货物运输舰等等,将可满足未来美国海军快速应付区域冲突、将两栖陆战队运送上岸的任务。

  1996年,阿方岱尔造船厂、通用动力的巴斯钢铁造船厂、雷松公司等组成的集团取得了“圣安东尼奥”级(LPD级)的研发合约,进行细部设计。全部本级舰将由此集团承造,由于英格尔斯造船厂对此表达抗议,导致工程的发包一度延宕。首舰“圣安东尼奥”号原本预计于2002年7月交舰,不过却面临严重的进度落后与预算超支。为了解决问题,并控制整个计划的进度与质量,美国海军在2002年6月进行了一项合约交换:原先由巴斯钢铁造船厂承包的四艘“圣安东尼奥”级改由英格尔斯承造,而巴斯钢铁造船厂则获得原先颁给英格尔斯造船厂的四艘“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的建造合约。

  由“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舰衍生出的LX(R)首舰将耗资约16.4亿美元,后续配套预计花费约14亿美元,共计11艘。美海军一直在寻求用其代替现役舰艇,包括老化的“惠特贝岛”级和“哈珀斯费里”级船坞登陆舰(LSD-41/49)等。2013年4月8日,英格尔斯造船厂在华盛顿举行的海军水面/空中/太空联盟展中,正式公开展出了“圣安东尼奥”级LPD Flight 2的弹道导弹防御(BMD)版本。

  LPD Flight 2 BMD取消了舰尾楼结构,因而腾出了大主甲板面积,两舷总共装备18组16联装MK-57垂直发射系统,总共有288个发射管空间,可装填标准SM-2/6防空导弹与SM-3系列反弹道导弹。LPD FLight 2 BMD舰桥上方设置一个大容量的塔状结构,用来装置四面AMDR相控阵雷达,其天线尺寸远大于“伯克”级Flight 3所能配备的版本,具有更优秀的侦测弹道导弹能力,此外舰桥顶部还装有一座21联装RAM短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LPD Flight 2 BMD的舰体中部设有一个包含一具烟囱的小型上层结构,纵列安装了第二座21联装拉姆短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以及一座博福斯57mm舰炮。虽然原本的机库结构被取消,但LPD FLight 2 BMD舰尾划出一个大面积的起降甲板,包括一个能操作MV-22倾斜旋翼机的大型直升机起降区;而原本舰尾坞舱则被改成一个升降式的机库,足以容纳一架机翼折叠状态的MV-22倾斜旋翼机,使用时由升降机举升至舰面甲板,充分利用了原本坞舱的空间。此外,舰首装置一门口径至少5英寸(127mm)的舰炮;依照此炮塔模型的比例, 可能是先进舰炮系统的轻量版本。当然,LPD FLight 2 BMD也强化了电力供应,以应付功率庞大的AMDR防空雷达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直接能量防空武器。

  美国未来远征打击群的核心:“美国”级远洋作战两栖舰

  在“圣安东尼奥”级之后,美国于21世纪初推出了新一代两栖攻击舰设想。按照最新的海军陆战队理论,一艘两栖攻击舰上的兵力通常三分之二由登陆艇搭载登陆,三分之一由航空设施搭载登陆。由此,“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方案应运而生。2009年7月17日,“美国”级首舰“美国”号(USS America,LHA 6)两栖攻击舰龙骨铺设仪式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英格斯造船厂进行,2014年4月10日,“美国”号正式交付美国海军。首舰服役后,将替换老旧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充当海军远征打击集群的旗舰;未来,还将扮演“海上预置部队”中的关键角色。作为美国下一代两栖攻击舰,45000吨的吨位使其成为有史以来吨位最大的两栖攻击舰。

  “美国”级承袭了“塔拉瓦”和“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强悍风格,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LPD-17两栖船坞运输舰建造的经验做法,在配备大量先进装备、保持远洋投送能力和海上作战能力的同时,着重强调了隐身性能、自动化及人员舒适程度等方面。“美国”级采用了技术先进的燃气轮机-全电推进方式。舰上装有2台通用电力公司生产的LM2500+ 型燃气轮机,功率达到52199千瓦。此外还装有2台电动机,功率为3729千瓦,最大航速22节。该级舰采用双轴推进,2个可调螺距螺旋桨。

  为了有效降低“美国”级两栖攻击舰被敌探测系统发现的概率,美国海军借鉴并采取了LPD-17两栖运输舰的成功经验,将其舰岛建筑的外形设计成大倾斜面,同时减少舰体外表面的附属装备和电子天线。在此基础上,还将主机、辅机、传动装置均装在减震隔音双缓冲弹性支架上,减小了水下声响信号;并且在烟囱排气口、机舱等产生红外信号的主要热源地方设置了热敏式喷水冷却系统,有效减少了强烈的红外信号。

  “美国”级最值得称道之处就在于其强大的航空作战能力和兵力投送能力。为了提高航空作战能力,增加飞机搭载数量,设计人员对机库甲板面积进行了扩大,设置了2个高帽区,每个高帽区安装了高架起重机用于舰载机维修;同时增加了航空燃油储量,可携带3400吨航空燃油,几乎是LHD-8舰的2倍,并且储存了更多的飞机部件和保障设备。该级舰可有效搭载近38架舰载机。提供较强的远洋作战支援能力是该级舰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该级舰将内部舱室用防火墙隔开,安装固定的泡沫灭火系统,并采用非燃材料,改善了防爆防火能力,提高战舰的生命力。

  在搭载装备方面,除了攻击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先进的MV-22“鱼鹰”偏转旋翼运输机和可短距/垂直起降的F-35B“闪电”II型战斗机也可上舰作战。与美国海军现役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相比,“美国”级进一步优化了舰载机部署和支援能力,彻底取消了用于支援登陆艇行动的井型甲板,延长了主甲板,规划成两个大型航空间隔区,并配有大型起重机用于飞机维护。

  LX(R))与“美国”级相辅相成,共担美海军陆战队远征任务

  美国及其盟友正在构建一个21世纪的攻防体系。美国海军与美国海军陆战队这一组合处于21世纪美国军事力量战略演变的核心地位,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区。美军方很多新体系的一个内在特点是,它们事实上事关在一个作战地区的存在以及在这一地区构建网络,以便能以一种一体化的方式用于支持进攻性袭击或防御性行动。而实现一体化的战略要旨是,建构一个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在某一地区开展行动、进行攻防的网络。

  C5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作战系统、情报、监视和侦察)的演变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通过建立一个与各个平台和各种资源———这些平台和资源在一个作战地区内呈蜂巢状分布———紧密融合的C5ISR体系,上述攻防体系就能运转起来、威慑敌人或开展成功的军事行动。这样一个体系的内在特点是可伸缩性和彼此呼应。通过部署C5ISR蜂巢状体系,体系内各部分能够彼此呼应,使整个作战网络运转起来,不论是防御还是进攻。

  罗布林中将说:“我们的所有部队对该地区的安全都很重要。但我认为,美国海军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组合在战略上比其他部队都更重要。”他说:“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10支陆军中,7支在太平洋地区,其中很多陆军目前正集中于领土边界地区。其中很多领土防线在海边或是海上航线边,这要求他们能够守卫位于沿岸地区的边界。他们正寻求美国海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帮助,帮助自己填补能力上的欠缺或为他们提供训练和装备。”

  2015年早些时候,海军宣布一项采购战略,将由英格尔斯造船厂和通用动力国家钢铁造船公司竞争美国级LHA-8两栖攻击舰、6艘T-AO(X)级舰队加油船及 LX(R)下一代两栖攻击舰的建造合同。据分析,45000吨级“美国”级两栖攻击舰首两艘“美国”号(LHA-6)及“的黎波里”号(正在建造中的LHA-7)优点在于拥有额外的任务载荷量(MLA),可搭载更多两栖战备战斗群/陆战队远征部队(ARG/MEU)航空分队,以及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CH-53K “种马王”重型运输直升机和F-35B“闪电II”联合攻击战斗机等新型飞机的更多作战保障机型。但这两艘舰没有船台甲板和投放陆战队登陆艇的能力,相关两栖运载任务需要由现役的25000吨级“圣安东尼奥”级(LPD-17)两栖船坞运输舰及下一代两栖攻击舰LX(R)进行弥补。

  未来,随着“美国”级新型两栖攻击舰陆续服役,美国海军远征打击群将形成以“美国”级为核心、“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及在其基础上改进的下一代LX(R)两栖攻击舰为中坚的兵力格局,整体的力量投送和前沿存在能力将会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增强,所担负的作战任务也会较现在有更大拓展,作战地域将会向“对手”陆地边界更加接近。(窦豆/谢武)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