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鸟的地狱:捕鸟仍成风 候鸟交易转入地下(2)

2012年10月30日 09:2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截至凌晨5时30分,方圆几公里,十几名捕鸟者一共抓到2只候鸟,1只白胸苦恶鸟和1只蓝胸田鸡。空手而归的黄胜景告诉记者,近年来候鸟数量锐减,捕鸟的收入大不如前。

  “以前一晚可以抓到十几只,现在基本没有了。”

  “那怎么还那么多人捕鸟?”

  “现在是农闲季节,没什么事做,而且本来就要守护虾塘,顺便抓鸟,挺好玩的。”

  捕鸟所带来的快感与偶然的经济增益,让捕鸟者乐此不疲。当地派出所也会经常下村检查,“有时会没收一两家人的捕鸟网,但没什么效果。”

  交易地下化

  农民捕鸟、餐馆收购、食客吃鸟,这里已形成清晰的地下产业链

  纪家镇的野鸟市场被取缔后,当地曾一度出现在街头公开售卖野生鸟类的情况。近年来,由于当地执法部门打击贩卖候鸟的力度越来越大,街头、市场已难觅鸟贩子的踪影。

  南方日报记者在纪家镇菜市场及核心街道多次暗访,均未发现有人贩卖野生活鸟。但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并不代表非法交易野生鸟类的行为已在纪家镇灭绝,而是越来越隐蔽。

  在纪家镇,农民捕鸟,餐馆收购,食客吃鸟,3者已形成清晰的地下产业链。

  10月25日中午,南方日报记者以“买鸟人”的身份,前往鸟贩子周明富家谈生意。

  周家地处繁华地段,除了门口摆放着一小堆晒干的鸟爪子,没有其他迹象显示这里有鸟卖。穿过木门进入院子,打开铁闸上楼,记者见到了周明富。

  当得知记者需要采购大量候鸟时,周明富同意带记者到仓库看存货。

  仓库里的景象让人触目惊心,密密麻麻几百只鸟干晾晒在地上,发出浓烈的腊肉味。

  周明富告诉记者,这些鸟都是这几天从各村的农民手里采购来的,以每只1元的加工费找人屠宰,然后制作成鸟干,现有1000多只。

  “有活鸟吗?”

  “现在没有,全都杀了。活鸟不好拿,林业局查得严。”

  “执法部门经常来查?”

  “比以前严格,不过他们也吃,前几天还向我买了几十只。”

  周明富说,此前他的档口曾被举报非法售卖野生鸟类,第二天当即有林业、公安等部门来检查。

  “检查结果怎样?”

  “我有熟人在政府部门,他们来之前我已经知道,把货都藏起来了。”

  周明富坦承,现在做鸟的生意需要越来越谨慎,不是熟人介绍的绝对不能带到仓库,否则很容易出事。而为了安全起见,他还将货物储存在不同的仓库,以降低风险。

  像周明富这样的鸟贩子,在纪家镇数不胜数。

  和鸟贩子一样,当地饭店、食肆在加工野生鸟时也越来越谨慎,如果不是有熟人介绍,外地人很难吃得到。

  25日晚,记者冒充食客来到当地一间酒店吃饭,用普通话表示要吃候鸟。外地口音引起服务员的警惕,她婉拒记者,说店里没有鸟。

  但当隔壁桌的客人用当地方言点菜时,服务员立刻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吃鸟。

  “有什么鸟?”

  “白面(白胸苦恶鸟),38元1只。”

  “有鹰吗?”

  “那个几百块钱一斤,一般都是送礼的。”

  (应报料人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悦 汤凯锋 策划统筹 胡念飞 摄影(除署名外) 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