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河北石家庄:废品统一收一个电话就上门(2)

2012年11月26日 08:5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办营业执照 持证上岗

  流动“游击队”变成“正规军”

  在石家庄市委院子的东南角,记者也发现了一个“绿色回收亭”。据石家庄市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每周一和周四的下午,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整理回收废品,平时院内有废旧品要卖也可随时拨打亭子上张贴的电话要求收货。今年8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商务部在石家庄市启动了包括河北在内的8个省市推广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签约仪式。这标志着石家庄市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向省市机关单位延伸。

  除了“绿色回收亭”,石家庄还建成再生资源集散运转中心近20个,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4个。目前,石家庄市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每年回收废旧物资总量达到200万吨,分拣处理和交易150万吨。2011年,整个体系交易额约26亿元,销售利润约2.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5亿元。

  石家庄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公室主任邢曙东介绍,石家庄在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方面走在前列,除了专门管理机构的成立,2008年,石家庄市出台了《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成为全国第一批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行业立法的省会城市。

  按照管理条例的规定,所有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单位或个人,须依法办理《营业执照》;凡是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从业人员,需接受培训,合格后发放《职业资格证》,并持证上岗。据介绍,目前,全市已有3000多名废品回收从业人员从过去的个体流动“游击队”成了回收队伍的“正规军”。

  通过培训和考核,回收从业人员和单位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整个行业从“无序”走向“有序”奠定了基础。

  ——石家庄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公室主任 邢曙东

  初步加工再外销

  八成以上再生资源没能实现当地再利用

  同时,石家庄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也正向农村地区拓展。今年,石家庄市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建设规范。然而,邢曙东也坦言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仍是石家庄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的“短板”。“以对废旧纸张的回收为例,目前我们只能做到分拣、打包这一环,之后大部分废纸就被卖到外地去进行生产加工。全市回收上来的再生资源八成以上没能在当地实现再利用。”

  石家庄市物资回收总公司党委书记解洪兴认为,由于目前石家庄市的回收物资多数仍属于初步加工销往外地,废品收购价格仍“随行就市”,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两年,受经济形势总体下滑影响,废品收购价格也被进一步拉低。“但如果全市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环节得以完善,这一现象会有所好转。”

  石家庄市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去年,石家庄市再生资源科技工业园项目启动,这是一个涵盖了报废汽车、废金属、废旧木材、废塑料、废家电、废油等多类产品进行深加工的循环经济园区,同时包括了综合服务、科技研发和商贸物流平台。简单来说,园区建成后再生资源在这将变成各类可利用产品直接销往市场。根据规划,园区未来的加工能力还将辐射北京、天津和华北其他地区。

  对于未来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邢曙东充满信心,而“促进河北乃至全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应当合理吸收国际先进经验。”邢曙东说,比如完善保障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相关立法,国家制定鼓励产业发展税收、融资、政府奖励等优惠政策,政府实行绿色采购等。

  邢曙东建议,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及配套办法和标准应更细化,明确资源再生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明确各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将资源再生产业发展逐步法制化;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再生资源产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大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并逐步建立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机制;政府采购目录也应优先考虑再生资源认证产品。

  一个较为完备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不仅只是将废旧物资“变废为宝”,而是能为城市提供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石家庄市物资回收总公司经理 赵义存

本报记者 赵梓斌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