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浪费发生在舌尖上,问题出在制度上

2013年02月06日 09:17 来源:红网 参与互动(0)

  昨天读柳萌先生的文章《怪“舌尖”还是怪“菜盘”》(2013年2月4日《人民日报》),其所说“用舌尖比喻吃喝,不准确不实际,仅仅是文学上的形象化而已”,让我有所感悟。

  在柳萌先生看来,“餐饮浪费的源头,并非完全在‘舌尖’(顾客),主要还是在‘菜盘’(餐馆)”。这个有一定道理。昨天我恰好在饭店就餐,菜盘很大,上的菜几个人吃不了,吃毕,我特别叮嘱将“剩菜打包”。这顿饭若是用公款埋单,估计又得有一大堆剩饭菜被倒进泔水桶。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同学们每天也要倒掉大量剩饭剩菜,但不少同学也不愿浪费。后来,食堂采纳大家的建议,将馒头由二两一个改为一两一个,菜可以半份购买。这样,剩饭菜的情况就少多了。

  我偶尔出差,吃会议餐,除有时早餐吃自助外,中餐和晚餐都是吃标准,而标准往往定得很高,一桌子菜根本吃不了,又不能“打包”,这时候我想不浪费都难。

  这么来看,将餐饮的浪费归为“舌尖”,的确是不合理。不过,说“舌尖上的浪费”,在我看来,也并不像柳萌先生所说,“仅仅是文学上的形象化”,这是因为许多浪费确由“舌尖”而起。

  比如,某公职人员,喜欢喝酒,常常利用手中所握小权,逼前去办事的群众请客。此人有个特点,中午喝了晚上必喝。为了不得罪他,有些人只得“自愿”请客,为了让其满意,请客的档次还挺高;为了让其觉得“够意思”,上的菜多得吃不了。

  再比如,某人在一单位是“一支笔”,其喜欢吃“鲜”,听说哪里开了一家有特色的饭店,便要去尝尝,有时为了吃顿饭,能开车跑出去上百公里。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他经常找理由请客,或者和“兄弟单位”搞互请。

  热衷于吃请,“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属于作风不良;用公款搞大吃大喝,标准随意定,属于财务漏洞。因为作风和制度本身存在问题,导致的“舌尖上的浪费”是惊人的。有些酒店别看生意特别红火,可如果遏制住了浪费公款的“舌尖”,那其门前定会“车马稀”,其营业额也会大大减少。

  为了减少餐桌上的浪费,酒店改变经营方式是必要的,如推出半份菜;各种活动改变就餐形式是必要的,如吃自助,但抓作风、堵漏洞,才是主要的。过去,每逢出差,也不是“背着锅”,怎么就没有大吃大喝?很显然,浪费发生在“舌尖”上,问题还是出在制度上。

  文/张铁鹰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