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油品升级下月面临大考 民营炼厂升级亟须帮扶

2013年06月27日 13:1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根据国家规定,自7月1日起我国国二标准柴油将告别历史舞台,国内油品质量升级将迈出关键一步。目前国内炼厂正密集进行油品置换工作,但油品质量升级伴随着大量新增成本,令民营炼厂一时难以消化。在专家看来,民营企业在油品质量升级方面存在先天的劣势,国家有关部门在敦促国有石油公司身先士卒的同时,对于民营炼油企业需给予一定政策帮扶,以促进国内整体油品质量升级步伐顺利推进。

  国二柴油升级国三步入倒计时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引发社会对油品质量升级的关注。在我国成品油消费结构中,柴油占比接近70%,柴油消费量相当于汽油的两倍多。因此,柴油质量升级起到的环保效果更加立竿见影。

  按照普通柴油国家标准GB252-2011的规定,2013年7月1日开始,普通柴油的硫含量指标由不大于0.2%降至不大于0.035%。这意味着,到今年6月底,国内柴油将完成从国二升级到国三的整个过程。

  随着国家公布成品油质量升级改造计划之后,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炼厂和分销环节都进入紧锣密鼓的置换准备工作。到5月30日,随着最后一家炼油厂普通柴油按新标准出厂,中石化35家炼厂生产的柴油全部达到国三标准要求,提前完成升级任务。

  中宇资讯分析师路伟才表示,中石油、中石化旗下大部分炼厂已具备生产国三柴油的能力。现在市场上的国二柴油主要流向工矿、基建、火力发电等领域以及部分偏远落后地区国二排放标准的车用。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零售的柴油早已提前升级至国三柴油。

  企业集中清库 柴油行情短期承压

  为了配合油品质量升级的步伐,目前油品销售公司都在积极进行老标准的普通柴油清库的工作。

  据安迅思息旺能源统计,从地域来看,目前北京实施国五标准油品,上海实施国四标准柴油。福建目前也已经全部销售国三标准柴油,海南和浙江在今年都有升级到国四标准柴油的计划,目前销售也均以国三标准为主。江苏、山东、华中和华北以及西南等地一些市场较多销售国二标准的普通柴油,但近期已陆续开展清库升级置换工作。

  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陈丽介绍,目前市场正在集中进行国二柴油库存清库工作,大部分销售公司在6月底可以完成清库工作,可能个别销售单位因库存较高,加上当前市场需求疲软,会影响其库存消化的进程。

  企业赶在大限之前集中清库,这给本已疲弱的油品市场增加了压力。部分市场人士担心,6-7月份一般是柴油需求的传统淡季,而且今年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一季度柴油需求同比已出现负增长,加上个别企业清库压力,可能使得部分地区柴油批发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民营炼厂油品升级举步维艰

  油品升级伴随着新设备、新技术和大量资金投入。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炼油企业,国二柴油升级至国三,技术方面难度并不大,关键难题在于资金投入。相比国有企业,民营炼油企业难度就更大。

  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表示,目前国内民营炼油企业出产的国二标准柴油依然占据较高的比重,要升级到国三、甚至以后升级到国四标准,就意味着今后炼厂需要新增加大量设备和投入。而对于炼油业务陷入亏损的民营炼油企业来说,资金压力非常大。

  “脱硫需要在加氢改质的基础上进行,仅投产加氢改质一项装置就会耗费几亿元资金和两三个月的时间。”能源研究机构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晴表示,这对国有大型炼厂而言可能不是问题,但是民营地方炼厂规模相对较小,资金投入有限,油品升级困难重重。

  另外,对于民营炼厂来说,在油品质量升级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山东一家民营炼油企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民营炼厂炼油原料不稳定,很难获得原油资源,只能用含硫量较高的劣质渣油、燃料油来加工汽柴油。“要想达到同样的油品标准,要比加工原油的企业增加更多脱硫设备投入。”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不升级就面临着被淘汰,民营企业必须完成油品升级这一硬性要求。而民营炼厂在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同时,也应该享受到与国有油企一样的公平待遇。推动民营炼油企业的油品升级,国家除了行政上的强制命令之外,还需要在原料、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

  东方油气网分析师程瑞锋表示,民营炼厂一直在呼吁解决原料供给的问题,国家在给地炼企业提要求的同时,建议按照炼厂的加工能力,给予地炼企业一定原油进口配额。另外,对于炼油企业油品升级面临的资金压力,也应鼓励银行等金融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多渠道共同助推民营炼厂完成油品质量升级。(新华社记者刘雪)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