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日报:水源地为何难逃污染阴影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7月01日 11:22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红枫湖是贵州省贵阳市饮用水源的“三口水缸”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工业、城镇生活、农业面源等方面的污染,水质逐年恶化。此后,贵阳市全面启动“三口水缸”的保护和治理工程,目前水质明显好转,稳定在Ⅲ类标准。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但是,跨界污染严重威胁着红枫湖的水质。安顺市平坝县羊昌河是红枫湖的水源之一,如今长达70公里的羊昌河沿线已成为天然的垃圾处理厂。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河北省遵化市境内的黎河两岸,布满了选矿厂,尾矿砂就堆在河岸边不远处,大风一刮,粉尘到处飞扬。 赵 亮摄

  地处珠江上游的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是重要水源保护地,水上保洁队员在清理融江县城河段的垃圾。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编者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屡屡曝光的水污染事件,让水资源保护形势变得更加严峻。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如何守护好水源地,如何遏制地下水污染,如何发挥湿地的生态价值,如何让每个人在生活中节水爱水……本报今日起刊发一组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6月25日出版的《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的直接关系。这一令人不安的研究告诉我们,如果不对水源地严加保护,如果不对水污染严加治理,事关千千万万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饮用水安全就无从保障。

  喝上干净、放心的水,这个最基础、最普通的生活要求,不应该变成人们的一种忧虑甚至奢望。当前,约有3亿农村人口和5000万城市人口的饮用水达不到安全标准,作为我国饮用水主要来源的河流湖泊,七成以上遭受了不同程度污染。

  应该肯定的是,近年来我国在水源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2年,水利部对全国175个重要水源地检查表明,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水源地占总数的85%。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水源地仍然难以摆脱污染的阴影?我们应如何保护好日益珍贵的水源地?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