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日报: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7月30日 13:0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要市民愿意分,政府引导分,分了之后还要能处理,更要依靠废品回收人员干一些市民不愿意干、政府又没有能力干的事。

  对于数量日趋增多的垃圾,如何处置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建设步伐特别迅速的一些城市,最主要的垃圾成分是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运输固然麻烦不断,处置起来倒是相对简单:因为没法焚烧,基本是填埋了事。

  令人头痛的是同样数量巨大的生活垃圾。现在,垃圾越来越多,据北京市相关部门统计,垃圾增长速度基本是每年8%。垃圾分类工作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们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二三十年前,垃圾产生量较少,特别是在农村,大部分能自我循环:厨余垃圾可以喂猪喂鸡,人畜粪便可以还田,金属、橡胶更是宝贝,塑料制品少之又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垃圾也就越来越多,但人们垃圾分类的习惯并没有随之养成。

  二是目前垃圾分为可卖钱的、不可卖钱的两类。人们目前主动的垃圾分类还只是为了买卖。对于家庭来说,目前做得最好的废品回收是报纸、杂志、硬纸板和塑料瓶。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有“利”可图。市民把报纸、杂志等可回收废品卖给回收人员,回收人员再转卖给物资回收公司,赚得差价。这完全是一个利益引导的过程,基本不需要政府推动和扶持。同样的道理,废铜烂铁有人收,理发店的碎头发有人收,烧过的锡箔灰也有人收,而玻璃就没人收。退回去几年,啤酒瓶是有人回收的,主要是清洗以后再用,后来由于啤酒瓶爆炸事故屡屡发生,有关方面提高了啤酒瓶的标准,厂家省得麻烦就放弃回收了。连最有回收价值的啤酒瓶都没有人收,玻璃回收基本上也就停止了。

  三是想分类却不知怎么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垃圾的成分越来越复杂。比如饮料包装盒,就有纸、塑料膜、铝箔等成分,非专业的回收机器无法处理,导致无人回收,还有更多高科技的材料更是让人难以下手。

  我们也没有条件实施德国部分城市那样严格的分类标准。以曼海姆市为例,每年年初,市政府都会将新的一年的“垃圾清运时间表”以及“垃圾分类的说明”挨家挨户地投到各家的信箱。曼海姆市把生活垃圾分成:有机垃圾(如厨余垃圾)、轻型包装(如饮料罐、罐等包装材料)、废纸、废玻璃、问题物质收集(带有有害物质的垃圾)、其它垃圾(烟蒂、棉花、尿布、纸巾、丝袜、打破的瓷制或石制的盘子等)。这样的分类体系是很科学的。

  四是分了也白分。目前在许多城市无法推广垃圾分类,一方面是市民的自觉程度和知识水平还不够,另一方面,分类之后处置环节还跟不上。像德国曼海姆那样的分类,后面有整条垃圾处理产业链的支持。近几年,我国多个城市出现这样的尴尬现象:一面倡导居民垃圾分类,一面垃圾车将所有垃圾混杂在一起“一锅端”。其实,垃圾分类一方面是政府应该承担的,另一方面也是市场可以调节的。

  五是分类只是摆摆样子。上海的居民区垃圾分类,搞过四色垃圾,基本上是欧洲的模式,还在摸索中。据我观察,在上海闹市街头,可以看到一黄一绿成对的垃圾桶。行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其它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在桶身上标注得明明白白:所谓的“可回收物”是指纸类、塑料、金属、布类,“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废玻璃、有害垃圾以外的各种生活废弃物,还有一个小桶是专门回收废电池的。这样的回收,相对简单,看似容易操作,但是问题也不少:说明什么是“可回收物、其它垃圾”的字体太小;废玻璃、有害垃圾难以丢弃,虽然行人持有上述垃圾的概率较小,但并不是没有;对待废电池的态度不清,有专家认为现在常用的一次性电池基本都不含汞,危害不大,应当分散处置,集中反而麻烦;没有干湿垃圾的区分,湿的纸张、布类(基本上就是污染的)不但没有回收价值,而且会影响其它垃圾的回收。

  由此看来,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要市民愿意分、会分,要政府引导分,分了之后还要会处理、能处理,更要平衡目前已经存在的废品回收人员的利益,依靠他们干一些市民不愿意干、政府又没有能力干的事。从垃圾减量的角度看,应放弃不切实际、分类过细的欧洲和日本模式,参照巴西模式:在市民主动分类回收后(卖废品),把垃圾简单分为干垃圾和湿垃圾丢弃,让回收人员再后续分类。这样相对容易操作,也是一个适合现状的模式。

  上海消费市场运行分析研究组 沈若愚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