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珠江口"水质极差" 近两月第2次上环保部"黑榜"(2)

2013年08月09日 10:4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近40年鱼类锐减七成,食物链断裂成恶性循环

  与江河水污染可能威胁饮水安全相比,珠江口污染对渔业、海洋生物也带来显著影响。相关部门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珠江口鱼的种类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200多种,减少到50来种。

  李新辉说,跟十年前相比,总体上,珠江四五百种鱼中,有1/3已经很难见到,几乎已经退出珠江水域,还有1/3很少见到。“珠江流域和珠江口的鱼类在种型、数量上不太一样,但总体状况应该差不多。”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长期恶劣的水质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改变。李适宇举例说,入海口有藻类生长,污染物也会使被其吸收,小鱼小虾吃藻类,大鱼吃小鱼,但有些海洋生物对污染物比较敏感,就没有了食物来源,不但使有些生物消失,甚至引起食物链断层。“水质差不光是水体,对底泥也有影响,使贝类生长环境变差,携带有毒物质,甚至死亡。”

  事实上,污染对珠江口鱼类多样性的影响早有警钟。2009年曾出现的中华白海豚搁浅死亡数量明显攀升就是教训,目前白海豚基本上只能在特定的自然保护区维持生存。而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的中华鲟在珠江消失也将有10个年头。

  “因为人为影响对海水的改变快,人类适应能力强,但生物来不及适应,最终使很多生物消失,珠江口本来是很好的渔场,现在鱼越来越少了。”李新辉说,鱼类少了,生态链断裂,水质的净化体系被打断,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转化成藻类以后,容易形成赤潮等水质污染的恶性循环。

  他呼吁,江海的水质是否适合鱼类生长,不仅要看水质的季节性变化,因为一般丰水期水质会好一点,更重要的是约束工厂企业污水排放等破坏水环境的活动,如果鱼类受到重金属污染,甚至会影响人类的健康,这都需要更健全的法律来监管排污。

  ■出路

  实施入海

  污染物总量控制

  如何令珠江河口早日告别“水质极差”?

  有环保部门人士坦言,支流、中小河流的水质成为广东治水的最大考验,如果我省这些劣五类的小河都能提升到五类,那么干流乃至河口的水质就能提升一级,到四类。

  以流经深莞两市,最终流入珠江口伶仃洋的茅洲河为例。记者不久前走访发现,该河沿岸有250家重污染企业,当地在河口附近建起了污水处理厂仍不能改变该河黑臭、成为珠三角污染最重河流的情况。环保厅责令该河流域实施限批,严控重污染项目建设,每年限期搬迁、关停10%至20%的重污染企业。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高级工程师张纯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珠江口工业排污长期不达标,农业氮磷的大量排放,以及市政污水,是珠江口海域水质长期处于劣四类水质的主因。目前珠江口的排污达标率一般仅维持在60%左右,

  “现在的治水并非缺技术,缺的是真正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的手段。”李适宇建议,借鉴环保部门在污染减排上的经验,对入海污染物也采取总量控制的措施。“要考虑海洋,考虑珠江口的容纳量。根据海洋承受能力,给出我们河流允许的入海污染容量。”

  他表示,珠江流域有八个大口门进入,虽然相关部门每年也对每个口门的污染物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检测从专业的角度看仍需要改良。因为珠江口的污染不仅仅是珠三角地区,整个珠江流域几十万平方公里对它的污染贡献都要算在内,只是珠三角的贡献比较集中,比较靠近海口,任务最重。

  “此外,如果想知道八个口门进入海洋污染物的总量是多少,需要分析各个口门,各种污染物的组成,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程。”李适宇认为,要真正的治理排污,就需要用这个数字来控制进入海洋污染物的量,然后倒推流域中可以排放的污染物是多少。每个城市每个排污口都要限制排放,不是说只要水质达标就好了。

  海洋部门也表示,在实施严格达标排放的同时,对入海污染物的总量进行严格控制。下一步,省海洋局将与有关职能部门联合构建海陆统筹机制,共同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今年,省政府启动了新一轮治水行动--《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将治水深入毛细血管,其中与珠江入海口污染较为相关的是,珠三角重污染河流的治水继续成为当中的重点,包括排入珠江口的深圳河、茅洲河等重污染流域。预计到2015年,珠三角已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的水体消除劣五类。这无疑对河水最终进入珠江口的污染减负,大有裨益。(记者 谢庆裕 实习生 何芯)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