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巢湖未现蓝藻暴发 减排立下头功入湖污染减少

2013年08月22日 13:17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巢湖的蓝藻哪里去了?已经步入8月下旬,今年巢湖蓝藻没有大规模暴发,很多人认为是今年的高温帮了大忙,是高温把蓝藻“烧死”了。果真如此吗?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 巢湖蓝藻为何减少?

  据了解,今年以来,巢湖未出现大面积水华现象。6月,巢湖东、西半湖藻类密度平均值约200万个/升和400万个/升,较去年同期均下降50%以上;4~6月间,巢湖出现蓝藻水华11次,水华最大面积65平方公里,水华累计面积约190平方千米。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蓝藻水华评判标准(暂行),巢湖水华程度为轻微水华,水华规模为零星性水华,较2012年同期分别减少了7次和130平方千米,分别下降了61%和59%。

  巢湖的蓝藻为何减少,对于某些公众高温杀蓝藻的说法,合肥市环保局夏云起释疑:单从气温方面解释今年巢湖蓝藻没有暴发依据不足,有些蓝藻可生活在60℃~85℃的温泉中。

  夏云起介绍,气温在25℃~35℃时,在满足充足阳光照射条件下,最适宜蓝藻生长。从7月下旬以来,合肥气温高于往年,是几十年来出现在这一地区的极端高温。蓝藻的生长与水质的总磷、总氮含量密切相关,气温、风力、风向及水体更新程度也影响其生长。影响蓝藻暴发的因素很多,蓝藻减少主要还是归功于污染物减排。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蓝藻水华评判标准,水华评定依据藻类密度和面积两个指标。淡水水域水华规模评价共分为5个级别,分别为无明显水华、零星水华、局部水华、区域性水华和全面性水华。

  巢湖是大型浅水型湖泊,富营养化由来已久。据记载,巢湖在上世纪30年代就出现过蓝藻。每年5~11月间,在阳光、水文、气象的综合作用下即可能出现蓝藻。集中产生时间段主要在7月下旬、8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

  2011年,巢湖出现零星性水华和局部性水华78次(其中局部性水华15次),水华最大面积约185平方公里,藻类密度最高4790万个/升。受主导风向的影响,巢湖蓝藻主要在西半湖形成堆积。

  ■ 水污染防治成效几何?

  巢湖是合肥市的“内湖”,近年来,合肥市以维护健康、保障安全、改善水质为目标,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工农业污染防治,巢湖水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环保基础设施方面,合肥市坚持环保设施先行,推动治污减排。他们不断加大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全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9座,污水处理能力123.5万吨/日。污水管网2635公里,沿南淝河、十五里河、二十埠河和板桥河铺设截污管网173公里,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率先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通过骨干工程,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超额完成“十一五”及2011年、2012年减排任务。

  合肥市用多种办法削减入湖污染负荷。他们通过网格化排查,开展“规范排水行为,完善排水设施”专项行动,在城区整改排水问题5000余处。建立南淝河生态补水机制,建成城市西南部生态补水工程。分区开展蓝藻防控,建成蓝藻应急处置工程。加强环巢湖生态修复,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建成巢湖生态湿地试验段、塘西河湿地公园、孙村湿地、烔炀河口湿地等一批重点工程。

  对于工业项目准入审核,合肥市对未开展规划环评及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园区入区,项目不予审批。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坚持环评“四个不批”,“十一五”以来拒批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50亿元。他们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促进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过程管理转变,实现工业污染持续下降,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70%。

  同时,合肥市坚持城乡一体,推进面源污染防治。他们构建环巢湖生态农业示范带,建成沿湖水生蔬菜基地1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878万亩次,建设沼气用户4.3万个。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乡镇24个、省级生态村45个。利用中央“以奖促治”政策,在6县(市)区9镇61个行政村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此外,他们还坚持优化管理机制、严格环境执法。组建省巢湖管理局,统筹流域环保、水利等工作;组织修订《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在省内首家施行地方性水环境法规《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合肥市还全面推行“河长制”,由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重点河流的“河长”。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