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不见天水一色惟余茫茫草原 鄱阳湖瘦到十年同期最小

2013年11月06日 14:10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在江西省鄱阳湖铁路大桥附近裸露的湖滩上,渔船停泊在湖边,渔民拉网上岸。与往年相比,鄱阳湖提前40天进入枯水期。 中国日报图片网供图    

  在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鄱阳湖水域,丰水期水天一色的湖面,现在已经成了茫茫“草原”。

  11月2日8时的监测数据显示,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为8.13米,远低于13.29米的历史同期水平,水体面积也缩小为313平方公里。与丰水期相比,鄱阳湖湖面不仅“矮”了一大截,还“瘦”了一大圈。据江西省鄱阳湖水文局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鄱阳湖水位还将呈下降趋势。

  缘何干旱? 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因素

  鄱阳湖的水位主要由“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入湖的水量和鄱阳湖湖口长江水位决定。

  “十一”假期以来,江西省没有明显降雨。“五河”中的赣江、抚河、信江均出现了历史最低水位,与“五河”紧密相连的鄱阳湖水位也急剧消退。水文专家称:“短期内鄱阳湖水位如此起伏,主要原因还是气候。”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吴和平表示,与同期水位相比,今年降了3米多。鄱阳湖中心地带在往年的时候,都是一望无际的水面。而今年已经露出滩涂来了,草有一米多高。

  实际上,季节性的草原景观是鄱阳湖的自然特点,是由鄱阳湖湖盆形态和水文特征共同决定的。按说,12月至次年2月为鄱阳湖枯水期,但今年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跟往年相比,提前40天进入枯水期。

  流域水利工程、工农业用水和非法采砂等也对鄱阳湖干旱造成了一定影响。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戴年华说:“鄱阳湖干旱加剧,自然因素是一方面,人为因素也是重要方面。1998年以来鄱阳湖入江水道无序采砂把鄱阳湖出口挖深,形成湖盆的巨大缺口,致使一旦湖口水位进入枯水期,拉空效应明显,造成鄱阳湖低枯水期提前与拉长。另外,流域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也让鄱阳湖水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

  有何影响? 湖滩裸露渔船上岸,水位走低影响候鸟觅食

  根据江西省气候中心短期气候预测,未来一个月内全省降雨仍偏少,省内河湖水位将持续降低,鄱阳湖水面将继续减小。这将减小鄱阳湖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生存区域,对湖区野生动植物生存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渔业资源(如螺、蚌、虾、蟹和鱼类等)的影响更为突出。

  鄱阳县的渔民朱师傅说:“今年鄱阳湖水位太低,大片湖滩在9月上旬就裸露出来了。”而今,可以作业的水域几乎没有了,水里也容纳不了太多渔网。因此,捞鱼变成了捞网。“现在我们是慢慢把渔网拖上岸,修修补补。”

  余干县的渔民刘林海表示,原本每年要外出4个月捕鱼。可今年因为水位降低只干了一个月。往年捕鱼,每天都能有400多元的收入,现在一天收入100多元,还不够油钱。

  “鱼米之乡”无鱼可捕,成了鄱阳湖10万渔民难言的无奈。据统计,今年鄱阳湖边都昌县渔民们捕捞的鱼个头普遍偏小,捕捞量为1.36万吨,减幅约为15%;渔民捕捞人均年纯收入9000元,同比减少20%。

  从鱼类资源来看,干旱减少鱼类越冬场和索饵场,鱼类生存空间减小,从而使鱼类捕捞难度下降。水位提前下降,湿地上的大量洼地失水干枯,鱼、虾、蚌、螺等汇聚在一起,非常容易“一网打尽”。

  而鱼类资源的减少,又会影响到以鱼虾为主食的候鸟的觅食。鄱阳湖在低水位时,浅水洼地和泥滩能够为水鸟提供许多的觅食地和栖息场所。但发生干旱时,将导致候鸟栖息地、食物减少,特别是水位变化引起的栖息地面积和结构的变化,将会对水鸟的种类、数量以及来年繁殖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食物短缺会造成候鸟在鄱阳湖越冬时间缩短。

  有研究证明,鄱阳湖丰水期的水质比枯水期的水质要好。因此,干旱还会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变差。同时,也会对航运业、农业生产和城市供水造成一定影响。

  如何应对? 科学合理调度水资源,建立生态功能区规划

  “鄱阳湖低枯水位出现时间呈提前趋势,低枯水位期也相应延长了。”水文专家称。

  近些年来鄱阳湖变得越来越枯,彰显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性。

  戴年华表示,在已有的水利枢纽工程基础上,要加强科研建设,科学调度、合理利用水资源。不要割裂划片,要建立流域统一配置、调度水资源的管理制度,提高干旱期水资源利用效率。

  目前,鄱阳湖仍旧为部门规划,缺乏综合性规划,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现象严重。比如,农业部门只管理湖水下的鱼,林业部门只管理湖面上的鸟,水利部门只管理水资源和采砂,环保部门只管理水环境,交通部门只管理水上运输,国土部门只管理土地资源。

  为此,戴年华呼吁,应从整个鄱阳湖流域保护着眼,摒弃部门利益和地方局部利益,建立起综合性规划。他说,应该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更要寻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点。可以对鄱阳湖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设立诸如保护区、发展区之类的功能区域,以便进行相应的保护与开发。

  持续低水位状况下,为有效解决“人鸟争食”矛盾,国家有关部门对鄱阳湖渔民进行了临时性救助,但“救急,却救不了穷”。基层干部、渔民、保护区工作人员呼吁,要在鄱阳湖进行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渔民转产转业。

  “要加快鄱阳湖周边产业发展,解决渔民生计问题。假如生活得到保障,老百姓有了出路,就不会以捕鱼猎鸟为生了。”戴年华说。

  但是,靠湖吃湖的渔民无土地、少资金、缺技能。除了捕鱼,多数渔民啥都不会,让渔民转业转产非常困难。因此,“对渔民短暂的生态补偿并不是长久之计。要对渔民进行造血功能方面的帮助,绝非输血式救济。有关部门应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落实专门资金和技能项目,推进鄱阳湖渔民转产转业。”戴年华建议。中国环境报记者 赵娜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