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组图]雾霾“锁城”——“会呼吸的痛”何解?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1月07日 13:3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图片及文字节选自《突围十面“霾”伏》,新华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新华社记者对我国2012年底至2013年春天发生的大面积雾霾报道精华的萃取。他们在雾霾发生时深入一线报道,为相关部门制定防霾治霾措施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素材、参考数据。

  环保部:从“车—油—路”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机动车排放污染

  环保部2012年12月5日公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从“车—油—路”等方面入手,采取探索调控大型城市机动车保有总量或出行量、继续提升新车排放控制水平等综合措施治理机动车排放大气污染问题。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在环保部5日举行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机动车在为群众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尾气排放已经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机动车大多行驶在人口密集区域,尾气排放直接威胁到了群众健康。

  他表示,针对机动车排放对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规划全面系统部署了下一步工作,主要将从“车—油—路”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一是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探索调控大型城市机动车保有总量或出行量,努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二是推行车用燃料升级。抓紧颁布实施第四、第五阶段车用油品标准,争取尽早供应,以改善车用油品升级相对滞后的状况。2013年底前全面供应国Ⅳ车用汽油,2014年底前全面供应国Ⅳ车用柴油。

  三是继续提升新车排放控制水平。全面落实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执行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从新车源头控制污染排放。

  四是着力抓好高排放“黄标车”淘汰工作。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要基本淘汰辖区内所有黄标车辆。

  五是强化车辆环保监管。切实加大对新生产机动车的检查力度,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

  2013年1月12日,人们走在雾霾笼罩下的苏州临顿河小桥上。新华社稿

  “借我一双慧眼吧!”——气象专家详解雾霾天气成因及趋势

  从前天开始,京津、河北、河南、江苏等地都笼罩在雾霾中,能见度低,污染程度高。中央气象台1月13日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13日上述地区还将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借我一双慧眼吧!”不少网友在微博上感叹,想在雾中把城市看清,更想明白雾霾原因所在。为何出现如此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还将持续多久?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000米时,气象学便称其为雾。

  他说,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出现饱和。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

  针对北京、华北等地的具体气象条件,在较低的温度影响下,当近地面暖而湿的南风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形成雾。

  马学款说:“雾本身不是污染,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会使污染越来越重。同样,城市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也会加重雾霾程度。”

  气象专家表示,由于大雾本身呈现一种不均匀的现象。因此,会出现同一城市雾霾程度不同。

  “以北京为例,南部的雾平流到城区,造成城区能见度下降。而北面由于地势较高,出现雾霾的概率较城区少。”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说。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至五天,我国冷空气活动势力比较弱,中东部地区仍然处于雾的多发期。

  “不过这些地区的大雾天气是间歇性的。14日至15日,北方有一股冷空气活动,部分地区雾霾天气也会有所减弱。整个1月中旬,中东部的雾天相对多一点,其中高发地区是华北平原、黄淮地区和四川盆地。”马学款说。

  雾霾天气使空气质量明显降低。气象专家提醒居民需适当防护,尽量减少室外暴露的时间,减少开窗,长时间在室外需要佩戴口罩。由于能见度较低,驾驶人员应控制速度,确保安全。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也要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