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无锡尚德欲起死回生重启招聘 顺风光电披露接盘原因

2013年11月14日 08:31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编者按:此前,由于光伏产能过剩、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发展滞后,加上欧美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双反”调查等诸多不利因素,光伏行业陷入低谷,然而根据近期数据显示,光伏行业正在回暖。并且,作为光伏行业曾经的龙头老大,尚德的重整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尚德无论最终是生是死,都将成为中国光伏行业的代表性事件。

  曾经的中国光伏“大佬”,无锡尚德破产重整案终于在“折腾”了8个月后告一段落。

  11月12日,无锡尚德第二次债权人大会召开,在无锡中院合议庭的主持下,重整计划草案获各表决组一致通过,至此,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被最终确定为战略投资人。

  11月13日,顺风光电董秘谢文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今,无锡中院批准了无锡尚德的破产重整方案,我们便拥有了继续与无锡尚德‘融合’的条件,很多细节工作都将陆续展开”。

  对于“融合”,谢文杰坦言,“无锡尚德拥有非常优秀的团队,我们诚心期盼真正与之融合,充分发挥顺风光电、无锡尚德在下游电站开发与组件产能上的互补优势”。

  光伏市场渐暖

  得益于我国一系列光伏新政的发布,以及下游光伏电站开发的兴起,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近期,不论是“前老大”无锡尚德,或“小字辈”顺风光电,都感受到了市场复苏带来的温暖。

  “最近,每天早晨都有新入职的员工在工厂门口(特别是P4工厂)等待着面试、培训或上岗。”不久前,一位来自于无锡尚德的内部人士以此向《证券日报》记者说明,“招聘工作的重启,意味着公司的经营正在加快复苏”。

  同时,此前并不为人所熟知,且业绩欠佳的顺风光电,似乎也开始在光伏下游——电站开发领域崭露头角。

  顺风光电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今年以来,顺风光电收购光伏电站路条的手笔不断。仅在7月,顺风光电便先后收购海润光伏、常州益鑫等公司共计730MW光伏电站项目。9月,顺风光电更是确定投资新疆1.5GW太阳能发电站项目。

  目前,顺风光电年底预计已签订(尚未完成)的光伏电站总年度设计产能将超过1079MW,集团兴建及运营的光伏电站总年度设计产能将超600MW,预期可于2014年初并网,明年将兴建3.4GW。

  或许正是基于这一丰富的下游电站资源,对于“接盘”无锡尚德,顺风光电董事长张懿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才会信心十足地表示,“无锡尚德将作为组件供应商,顺风光电将每年吸纳前者1GW到2GW供应量,顺风光电接手无锡尚德,将更加确保顺风光电光伏电站的上游供应”。

  此外,张懿还称,未来,顺风光电将为无锡尚德注入更多的技术研发投入,力求将无锡尚德塑造为技术领先的涉电新能源企业。

  发挥互补优势

  依据《证券日报》记者掌握的无锡尚德重整计划内容,未来,顺风光电将支付30亿元现金收购股权,并解决无锡尚德相关费用与债务的清偿。而在今后两年内,顺风光电还将继续投入不少于30亿元的资金,用于无锡尚德技术改造等发展需求。

  值得欣慰的是,对于此次重整,无锡尚德破产重组管理人、清算组组长杨二观介绍,“尚德”品牌将继续沿用,无锡尚德将继续深耕光伏行业。顺风光电董事长张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完成相关程序后,顺风光电会力挺无锡尚德轻装上阵,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展现其价值及优势”。

  随着无锡尚德破产重整案的不断进展,光伏业界对“黑马”顺风光电的态度,也正在发生转变。一位来自于某与之有合作关系的光伏企业的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我们和顺风光电的合作都在顺利推进。目前,感觉这个光伏业的‘新生势力’,是位不错的合作伙伴”。

  对于“质疑”,另一位曾在投行长期工作,极具融资经验的某国内知名光伏企业高层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论顺风光电实际控制人郑建明如何看待他的一步步计划,这些举措的初衷,一定都是基于看好光伏业未来发展,才做出的”。

  “而再高明的资本运作,也要源于标的产生的现金流能够,或者有望覆盖融资成本。”该高层人士向记者分析道,“既然顺风光电向无锡政府递交了‘标书’,又支付了5亿元保证金,那说明,他们有一套方案可以令无锡尚德未来的现金流足以覆盖融资成本。因此,我更愿意把郑建明这些举措定义为‘抄底’光伏,而非‘投机’光伏”。

  谢文杰在谈到这一话题时,则向记者表示,“我们选择无锡尚德,恐怕连‘抄底’都谈不上。当时只是感觉,若与无锡尚德融合,对顺风而言是一次机遇。根据战略需求,顺风的电站,十分需要无锡尚德组件产能的配合”。(记者 于 南)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