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不烧秸秆不只是农民的责任

2013年11月18日 16:55 来源:新民网 参与互动(0)

  再不出游,北京的秋天就要远去了,于是,近日的一个周末自驾北郊游了一圈。一路上欣赏了山野景致,也有一些新农村新印象。新印象中,之一是,不是主干道的公路状况看起来都很好,跟市里的没有什么大差别,交通标志的标识、警示也非常到位。之二是,路过村庄的公厕设施齐全。多处村庄都在路旁有醒目的免费公厕,其中一处使用后发现:简朴、干净,没有异味,冲水通畅,而且洗手处有水可以洗手。之三是,看见了一个秸秆汽化站,一路上没看到田地里有焚烧秸秆的。

  这印象之三尤其令我振奋,因为“焚烧秸秆”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问题。

  据报道,受不利气象因素影响,连日来哈尔滨市连续出现雾霾天气。经监测,露天焚烧秸秆产生污染是影响大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哈尔滨市政府9月21日发出通知,要求迅速采取措施,制止露天焚烧秸秆。将对秸秆禁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对工作不落实、秸秆禁烧现象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要严肃追责。

  “烧秸秆”再次处于新闻报道的风口浪尖。“烧秸秆”对环境等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不自今日始,此前关于“烧秸秆”带来的“后患”就不时见诸报道:2010年1月31日,京福高速(山东)邹城与滕州交会处,发生一起废弃煤焦油着火事故,数百米高的滚滚浓烟严重阻碍了过往车辆通行。事故原因是不久前该路段一辆煤焦油车发生泄漏事故,经过雨水的冲刷,煤焦油被冲到了路边的下水道内,附近村民在焚烧秸秆时,不慎引燃了废弃的煤焦油,引发大火;2012年安徽蒙城“6·9”特大交通事故竟是烧秸秆引发团雾,造成连环车祸……

  “烧秸秆”曾经是肥料还田的一种好方法,被誉为先人的环保智慧之一,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状况的日益脆弱,“烧秸秆”已经不合时宜,但有的农人还沿袭着以前的老做法,因为这样处理起来最为省时省事。不过,这种“沿袭”,不能简单归因于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素质。关于“秸秆的再利用”,据说可以有很多途径,比如,可以处理后还田,造纸、造人工板,生产乙醇,全国每年有几亿吨秸秆产生……但问题是这些利用之道都是复杂而“宏观”的,其“可以有”不等于“有”。身为一个农民,不可能直接来从事这些复杂的加工利用,而一户农家的秸秆量也没那么多,没有“规模”就没有经济收入上的“规模效应”。如果可以的话,我相信那些多余的秸秆绝不可能顶着骂名被白白烧掉,因为我们都是经济理性人,农民也不例外。

  为什么秸秆焚烧屡禁不止,有专家认为:还是缺少政策支持。“禁止”是简单的,但禁止之后怎么办?——这才是问题的“复杂”所在,不然结果就难免是“屡禁不止”了。禁止只是“堵”,难以治标不治本,而“疏”才能最终梳理出不再焚烧秸秆的正道。

  积极探索、采取在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方面的有效做法,政府应该出手。据报道,江苏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更值得称道的是,该法规也明确了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扶持措施,为“疏堵结合”探索出一条新路。不过,大气是流动的,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也是“跨界”的。要解决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难题,尚需多地“跨界”同时联动,不然效果终究有限。

  此次的哈尔滨连续雾霾天气再次给烧秸秆敲响了警钟。据了解,在禁烧秸秆的同时,哈尔滨市还将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固化燃料、秸秆沼气、秸秆板材利用等技术,用实际效果引导、教育农民群众转变观念,采用综合利用措施处理剩余秸秆。希望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尽快出手采取切实措施为不焚烧秸秆买单,而不是把这一责任都推给农民,而有关部门却迟迟不见有效的作为。

  最后回到我的“新农村新印象”之三上:一路上不见焚烧秸秆,固然跟北京市空气治理的三令五申有关,但同样有关的应该还有其中的有效做法,比如建秸秆汽化站。我不知道这个秸秆汽化站的具体运营模式,但我想:既然政府在空气治理上投入了巨资,这巨资里应该是有一部分用于为农民不焚烧秸秆买单的。所以,这个秸秆汽化站应该是无偿地服务于农民并把秸秆汽化的收益适度给予农民的,以鼓励其不烧秸秆的环保积极性和做法。如此,新农村才会有更多的新气象,而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环境也才可能变好。(舟子)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