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过于夸大其词

2013年11月20日 14:15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0)

   “太恐怖!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近日,一则宣称是复旦专家最新研究成果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该消息称,“PM2.5颗粒对肺的损伤一旦形成,治疗的药物成本和时间成本会大大增加,如果形成黑肺,几乎无逆转可能。”对此,该项目负责人之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予以澄清:“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一说“过于夸大其词”。

  教授:实验用PM2.5浓度超空气标准上万倍

  宋伟民说,该研究项目是“关于两种止咳药物对预防和治疗大气PM2.5对呼吸道毒作用研究”,研究中用“PM2.5配置的生理盐水悬浮液”对大鼠进行染毒实验,这种方法是通过“肺滴注法”直接对大鼠的肺进行染毒,暴露方式完全不同于人在大自然中通过自然呼吸的实际暴露方式,且进行这项实验时,直接“滴注”到大鼠肺组织中的PM2.5的量远远超过人在实际环境中的量。

  据悉,研究结果主要是为了证明两种止咳药对PM2.5气管滴注暴露所致的大鼠肺损伤有没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实验也只是根据动物实验研究后所得到的初步结果,反映肺损伤的指标有限,更不是临床试验,所以不能反映人接触PM2.5后的实际情况。

  宋伟民说,更重要的是,每只大鼠体重约0.2公斤,以实验的肺滴注染毒剂量,如果按照60公斤体重的人暴露量计算,相当于每人滴注2400毫克。气管滴注基本上能完全进入肺,与人呼吸污染空气进入情况不同。通过呼吸进入到体内的PM2.5,有一部分会随呼出气排出体外和沉积在呼吸道其他部位,一般PM2.5的沉积率为20%,照此计算,2400毫克PM2.5要有12000毫克PM2.5吸入,才能沉积到肺内。如果按PM2.5严重污染的0.5毫克/立方米空气来呼吸,需要呼吸4000立方米的空气,而且是在6天内分三次呼吸完,对人而言,这种情况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

  记者溯源:一篇文章引出的“恐慌”

  记者发现,微博内容来源于一家新闻网站健康频道10月25日的一篇文章。虽没署记者名,其来源及是否新闻报道的性质难以确定,但由国内最著名的新闻门户网站之一登出,很多人对文章内容坚信不疑。

  10月25日上午,上述新闻网健康频道以《复旦大学最新研究敲警钟雾霾致国民健康亮红灯》为题,发布了一篇2000余字的文章,称内地首个防治PM2.5伤害研究项目成果近日在广州公布,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广药集团旗下企业白云山潘高寿共同合作完成。该文称,项目组历时5个月,在上海徐汇区非工业区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制成颗粒物悬浊液,对实验大鼠气管滴注PM2.5悬浊液。大鼠经过隔天滴注总计6天后,肺组织变硬,缺乏弹性,呈暗红色,边缘色泽灰白,肺组织有明显可见的黑色颗粒物弥散,俗称“黑肺”。

  该文称,研究项目组负责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宋伟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形成‘黑肺’,彻底消除的难度大大增加,几乎无逆转可能。”

  文章既没有记者署名,也没注明是否引用其他媒体报道,仅在文章开头标注“××网10月25日电”。该文中充斥一些类似“能够提示潘高寿产品在PM2.5人体肺部伤害中可起到良好防治效果”之类的广告式用语,让人难以判断这是一篇新闻报道,还是只是一篇广告稿。

  有网友摘选这篇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发布在微博上,并给出该网的文章链接,迅速引发热议。虽然有网友质疑实验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但更多网友关注的是雾霾有没有已经让自己的肺变黑。

  广州某媒体11月11日在其A14版上,以《潘高寿发布内地首个防治PM2.5研究成果》为标题,用新闻方式报道了上述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新闻报道的署名是“记者庞**”,与该报此前广告软文的署名相同。有网友即找出这篇报道,以证明“雾霾使鲜肺6天变黑肺”的消息可靠。

  潘高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研究确是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合作,主要是考虑复旦在公共卫生方面有一定的研究。该负责人还坚持说,“在进行企业媒体宣传时使用该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复旦方面的认可。据新华社、东方早报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