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举报化工污染何须“八年抗战”

2013年11月20日 14:48 来源:东北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退休前曾担任仪征市环保局党组书记的他,为举报扬州化工园企业污染和环保违法违规,连续8年向上级有关部门举报污染和问题,反应情况和建议,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视,解决了一些问题,但问题依然存在。八年来,他累计撰写调研材料、信访件已近30万字。(11月19日人民网)

  退休环保局官员举报扬州化工园企业污染和环保违法违规,竟然用了8年时间,此心也诚,此情也真,这种关心环保的情愫令人肃然起敬,精神可嘉。折射一位环保官员对环境保护的情怀。一个环保局官员为举报扬州化工园企业污染用了八年时间仍然扳不倒污染企业,环境保护比“八年抗战”还难,这是对环境保护的极大讽刺!

  八年的环境污染,八年的举报,污染企业的肆无忌惮,背后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保护伞,污染企业不可能成为“打不死的小强”。污染企业如此坚挺?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官员错误的政绩观有关。在他们看来千道理万道理,经济增长就是硬道理,为了GDP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一些官员看来什么《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等法律法规都是一钱不值的纸上谈兵,唯有产值利税才是“政绩实惠”。所以他们宁愿牺以牲环境为代价也不愿意加强环境保护的“来现”。

  在每一轮经济增长中,政府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压力考核性的官员升迁体制以及追求产值的税收体制使得各级政府都将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主要中心,很多政府官员把环保当成摆设。比如环评本来是很多项目审批程序的前置手续,可一些政府与项目负责人却把它放在最后。把它当成审批时盖的“橡皮图章”,甚至发展到连最后一个手续都不理了。在这些既有的制度约束之下,环境保护显然不是各级政府的,一项行而有效的制度事实上应该是人们进行利益博弈时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规则。而环境保护这项重要的公共利益却出现了代言人缺位的尴尬局面。所以出现退休环保局官员一个人在战斗的尴尬。如果这位环保局官员仍然在位,亮他也没有这个举报能力和机会。

  而环境保护部门的权力有限,仍属于一个弱势部门,没有足够的权限和资源,虽然是“垂直管理”,实际上还是孙悟空掌握在如来佛手里,人事权任然在地方政府,“不换脑筋就换人”的“紧箍咒”始终在那里,一不小心就会换人挪位子,弄得环保官员只好看地方政府领导眼色行事,想管也管不好。

  “环保焦虑”的背后,是生存焦虑、发展焦虑及政府公信力焦虑:地上是毒雾,地下是废水,吃饭、呼吸都出了问题,“永续”如何实现,“美丽”从何谈起,究竟是哪些企业在为污染作“贡献”,还有多少治理盲区?环境保护按说不缺施政理念,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法律体系,未见多大起色的背后,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关,更与利益有关。可以肯定,政绩观如果不能真正转身,“美丽中国”就是一纸空文。  王翠荣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