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阳集中供暖 能否打好“经济”与“生态”牌?

2013年11月26日 09:1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大家都在谈论‘爽’贵阳,我却觉得冬天的贵阳是一个‘冷’贵阳,尤其室内。我们看到了‘爽’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却忽视了‘冷’给市民生活带来的挑战。贵阳是否也可以采取集中供暖?”前不久,一名来自贵州师范大学的学生在一场互动式气象科普专家讲座中,提出了当地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贵州省气候中心为此成立专家组进行可行性论证,认为贵阳达不到城市集中供暖的要求。相比之下,小区供暖的方式更为适宜。

  气候论证:贵阳达不到供暖标准

  一条南北供暖线,造就了多年以来一入冬便出现“北边暖气热烘烘,南边冷得直跺脚”的局面。

  所谓南北供暖线,划定于上世纪50年代,符合“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小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标准的地区便能够被界定为集中供暖地区。

  《贵阳晚报》一项调查表明,79%的贵阳市民希望贵阳冬季集中供暖。近两年,也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尽快在贵阳启动城市集中供暖。

  面对如此强烈的需求,贵州省气候中心专家组就城市集中供暖进行分析研究,并出具《贵阳市集中供暖的气候论证报告》。“我们根据贵州冬天气候‘湿冷’的特点,在遵循国标的基础上,引入冬季南北方相对湿度差异作为计算参数,提出了适合集中采暖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即当人体舒适度指数持续稳定低于45的日数高于90天时,则该区域适合城市集中供暖。”该省气候中心主任吴战平告诉记者。

  气候论证表明,在全省9个主要城市中,只有毕节、水城达到城市集中供暖标准,贵阳、遵义、安顺、凯里等4个市适宜小区供暖,而兴义、都匀、铜仁等地甚至达不到小区供暖标准。

  实际上,如果按照国际供暖线划定标准,贵州全省均达不到城市集中供暖要求,该省气候中心采用的这种因地制宜的标准相比国际标准“门槛”要低,但即便如此,贵阳仍被划定在“不适宜集中供暖”的行列。

  多方考虑:“生态账”和“经济账”如何算?

  有市民提出,像2008年的凝冻天气,贵阳的最低气温曾跌至-6℃,这种情况是否应该给予“特殊”考虑?

  该省气候中心专家告诉记者,即使是在贵州最寒冷、凝冻灾害最严重的2007年至2008年冬季,贵阳市最长的低温日数也只持续了34天。这说明即使是较为寒冷的年份,贵阳冬天体感舒适度的波动也很大。而在较为温暖的2012年至2013年冬季,贵阳甚至一度出现24.5℃的温暖天气。说白了,贵阳“够不上”集中供暖,理由主要在于“冷得不够稳定”。

  气象专家分析,基于这种低温时段间歇大、晴好天气回暖快的特点,开展集中供暖容易导致能源浪费,给居民带来经济负担。此外,贵阳地形封闭、风速小、降水少的特点也不利于集中供暖所排放的污染物的扩散。

  持相似态度的还有当地城乡规划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专业角度来说,贵阳寒冷时间短,不适合像北方那样进行大规模的集中供暖。同时,燃料有限、居住分散和建筑‘重通风轻保暖’的设计均不利于贵阳开展集中供暖。”此外,部分市民对集中供暖的“经济账”和“生态账”也抱有怀疑:“贵阳寒冷的时间短,集中供热耗资、费力。用空调、电暖炉就可调节室温,集中供暖并不划算。”

  化整为零:集中供暖的新思路

  既然种种条件制约贵阳集中供暖,那么采用论证报告中说的“小区供暖方式”是否可行呢?

  据了解,目前贵阳多数市民采用铁炉子、电炉、空调、地暖等取暖方式,每种方式的采暖费用不同。其中,电炉取暖每月电费约500元左右,但舒适度有限。采用电地暖每月电费约1500元左右,虽舒适,但费用较高。

  当地一家燃气热力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认为,最适合的供暖方式还是以小区为单位的区域式集中采暖。“目前燃气管网已经非常成熟,如果要进行集中供暖,只需在小区修建燃气锅炉房,再通过锅炉加热水,把水输送入户,通过热水循环即可实现采暖。”

  小区集中供暖的成本又是怎样的呢?“以30平方米的房间计算,使用空调一个月大约要耗电费400元以上;如果用暖气进行供暖,一个月的费用在300元以下。所以无论从环保、节能,还是采暖效果、经济等各方面来看,集中式采暖都是最好的。”这位技术负责人这样盘算。

  当地一位省政协委员也曾建议采取“分散式集中供热”的方式,以居民小区、独栋楼宇等若干区域为热源点,实行“分户计量”收费方式,供暖时间也可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如果用户不使用暖气就不需交费。当有用户因为欠费而被停暖,其他居民也不会受到影响。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