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南岛:西部沿海发生赤潮造成海洋生物死亡

2014年02月12日 10:03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新华社海口2月11日电 (记者夏冠男)海南岛西部沿海儋州、洋浦、昌江等海域近日出现鱼虾等海洋生物死亡现象。海南省海洋渔业部门组织专业单位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取样调查,初步查明原因为球形棕囊藻异常繁殖引发局部赤潮,造成海洋生物死亡。

  据海南省食安办通报,在洋浦等地近海海域出现不同程度的死鱼现象。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等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监测。2月9日起,相关单位两个工作组在洋浦港近岸海域发现有呈条状分布的藻类聚集带,水色呈棕红色,无腥臭气味,礁石滩上有少量死鱼。海头港近岸海域水色较为混浊,略有腥味,有零星的死亡贝类和沙虫。据当地群众介绍,从2月3日起,这一带海域就出现了鱼虾零星死亡的现象。

  2月10日上午,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在洋浦和海头布设了7个监测站位。结果显示,监测海域中的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球形棕囊藻,密度超过了球形棕囊藻密度基准值,最大超出10倍。监测海域水质变差,局部为四类,洋浦至海头一带海域因球形棕囊藻异常繁殖引发了局部赤潮。

  据专家介绍,球形棕囊藻是我国南部海域常见赤潮生物,当大量繁殖形成赤潮时,其粘液便紧紧贴在鱼鳃上,影响鱼的呼吸和摄食,致使鱼类窒息缺氧而死亡。

  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主任周涛分析称,每年春季,球形棕囊藻在海南西部海域形成优势种群,在适宜的条件下易诱发赤潮。今年春节期间气温持续偏高,引发了本次局部海域的赤潮现象。根据现场观测和监测分析结果,目前赤潮规模不大,但需要加强监控。

  据了解,海南省海洋渔业部门将密切跟踪本次赤潮发展,相关技术单位正在开展进一步的监测,及时发布有关情况。目前,相关市县已对打捞上来的数百斤死亡鱼类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已要求沿海市县加强对相关海域的监控,严禁打捞此类死亡鱼虾上市流通。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