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两会讨“霾”:产能过剩成霾?治理靠政府还是靠市场?(4)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3月20日 16:15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参与互动(0)

  中国石油石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世界市场一体化,化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另一个途径应该是“走出去”。至于如何走,能否听听各位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殷云飞:现在讨论的最多的也就是制定“走出去”战略,把过剩产能向产能缺乏的国家转移。可以说,“走出去”战略为国内淘汰过剩产能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同时,这也是跨国公司实现自我强大的自然属性。世界知名跨国公司业务遍及全球,其中石化工业就是他们转移发展的典型产业。自然,国内企业也可以通过产能转移的方式,实现从新起点上的进一步发展。

  “走出去”必须要建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经济结构,形成与国际市场互补的产业体系。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低的国家,随着需求的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将进一步增长。对那些敏感产业,比如石油石化工业,既要保证基本的国家能源安全,也要考虑到全球资源分布因素。比如,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目前国内石化产品基本达到供求平衡,大比例石化产品已供过于求出现亏损,传统石化产品已放慢增长速度,因此我们可以考虑通过进口低价产品补充国内市场,不必达到所有产品都自给自足。

  另外,我们要建立抑制出口的税收政策,完善满足内需为主的经济体系。中国资源少、人口多,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应该是基本国策。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要调整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提高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出口税率,同时适当降低进口税率,实现产业与全球接轨,显示市场调节功能。通过这种调整,促进国内初级产业竞争力提升,形成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供求体系。

  

  计划的归计划

  中国石油石化:市场不是万能的。产能过剩这个复杂的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依靠国家发挥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来调节。诸位代表、委员对此有何建议?

  张明森:现在我国石化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很多企业并不为自己负责,没有统一的规划,盲目上产,对行业造成了伤害,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赵日峰:总理此次提出来要严控增量。我的建议是,应改为禁止增量。因为产业已经过剩,不能是严控而是禁止,禁止再上新的项目。类似钢铁、水泥、电解铝一样,下点狠心。

  毕建国:的确,产能已过剩,污染已形成,本就不应再有新增产能。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压的多增的少,总量上必须是降低的,而不能不降反增。如若我们一方面去淘汰,一方面又努力上新项目,最终该压的没压下来,反而增加许多新产能,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之前大家都说要压减产能,实际上还是没有动真格的。不过,这次力度不一样了,河北省就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开始了具体的行动,很多落后产能企业的厂房已被炸掉、拆掉。当然,人们肯定还会有增量的冲动,政府一定要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中国石油石化:产能过剩是个复杂的问题,如果一刀切的关掉也会出现问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赵振辉:适度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如此买方市场才能形成,才会出现真正的竞争。因此,炼油行业10%~20%的过剩对市场发展是有利的。适度过剩有利于行业优胜劣汰,促进企业不断创新、转型发展。

  当然如果完全放开市场,谁都可以进口原油,谁都可以建炼厂,会出现真正的产能过剩。这是我们现在所担心的。

  殷云飞:应对过剩产能进行细分,设置环保门槛,倒逼部分落后产能自动退出;对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国家给予部分财政扶持,助其实现转型升级,使淘汰过剩产能成为产业升级的助力。对那些尚有利用价值的产能,应充分考虑到未来增长需求,让部分产能“休眠”,待社会需求增长后再将其唤醒,以避免社会资产白白丧失。

  责任编辑:石杏茹

  改革破霾

  国企改革进入全面深化时期。企业比拼的不是增长速度,而是结构调整的速度,是体制改革的速度。

  ○文/本刊实习记者 于洋 陈躲 本刊记者 赵雪

  如果说今年“两会”与往年有何不同的话,那就是这是去年12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号角后的第一次“两会”。因为那天起,全国对中国改革升级版的热议,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自然而然,国企改革也成为本次“两会”的又一个焦点。

  全面深化改革,石油石化企业如何改,改向何处,秉承民意的两会代表兼国企带头人最有发言权。近些年,雾霾的不时笼罩,管道储存运输存在的安全隐患、产能过剩的困局等问题,不断把石油石化企业推到舆论的漩涡上,石油人也一直在思考。归根到底,不管是造成环境污染还是出现产能过剩,石油石化企业眼前出现的这些“雾霾”都是企业发展中的阵痛,发展中的问题需要依靠改革来解决。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