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环保组织呼吁:应对气候变化 适应比减缓更现实更紧迫

2014年05月06日 15:15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化,遭受干旱、洪涝、大风、低温等极端性灾害天气的风险越来越大。图为2013年,安徽和湖南等地出现的极端性气候灾害。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刘晓星

  如何多角度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加强应对适应工作,尤其是贫穷脆弱群体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亟待解决。不久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IPCC AR5)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发布。

  针对IPCC报告,一直活跃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创绿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全球环境研究所、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内的7家民间组织(以下简称NGO)近日做出共同回应:中国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应对多重挑战,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在《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的指导下,应该将适应问题落实到不同区域和部门的发展规划中;同时加快气候立法进程,为构建包括科学基础和能力、制定合理的适应目标、适应工作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安排、考核和评估体系、资金保障等要素在内的适应气候变化机制提供法律基础。

  ■适应与减缓同样紧迫

  在近日召开的联合国基金会气候变化项目会议上,IPCC工作组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刘起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到本世纪中期,气候变化将非常确定地加剧对健康的威胁,对区域疾病传播造成影响,增加疾病的暴发率。

  刘起勇介绍说,研究发现,高温热浪、极端降水、内陆和沿海洪水、干旱和水资源短缺对城市地区的人口、资产、经济和生态系统都将构成风险,特别是缺少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居住在暴露区的人群面临的风险更高。

  中国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平均每年因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多亿元,死亡2000多人。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南部发生强降雨和风雹灾害,导致7个省份不同程度受灾,其中以贵州灾情最为严重。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贵州受灾人口51万人,有4000多间民房损毁,农田受灾面积2.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77亿元。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正在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影响是真实存在的。

  IPCC工作组专家、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马世铭介绍,淡水供应、粮食安全和农业收入将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地区粮食和非粮食作物产量发生改变,产生短期和长期重大影响。

  报告显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水稻产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到2080年,中国北部平原玉米产量与1961年~1990年相比将减少25%;降雨量减少会最终加剧中国北部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引发的洪水则将危及中国人口和基础设施密集地区。

  近几年,一些关注气候变化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开展了多种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从灾害预防、减贫、粮食安全、生态和水资源保护,到推动能源转型、低碳社区,以及对气候公正的讨论,中国民间组织在气候变化上正逐渐形成共识和共同行动。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中国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应对多重挑战,适应气候变化也因此尤为重要。”NGO共同回应道。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适应与减缓是两个抓手。过去几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减缓,出台了一系列低碳发展方案,在节能降耗、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低碳城市等减缓方面增加投入,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3年底,中国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这是中国第一份国家层面的适应战略,反映出国家对适应问题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开始推进适应工作的顶层设计。

  而在此前举办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解读研讨会上,作为这份适应战略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顾问高广生强调:“气候变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对生态系统、社会和经济等各个领域都会造成影响,对发展中国家来讲,适应比减缓更现实、更紧迫。”高广生指出,下一步,如何趋利避害,将适应战略落到实处非常重要。

  马世铭认为,《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强调能力建设,在措施方面提供的示范案例非常有价值,可以更突出适应的紧迫性。

  国家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作为长期跟进政府间应对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组织和撰写的专家指出,气候变化适应在科学层面得到越来越多的数据支持,引发更多国际层面的重视,并强调适应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之一,应该与减缓发挥协同效应。

  ■应对和适应需要因地制宜

  气候变化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

  何兵,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项目协调员,常年扎根在三江源地区和当地老百姓做一些保护工作。

  在他的记忆里,海拔5369米的年保玉则,作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之一。二三十年前夏天的时候很多山顶上覆盖着雪,而现在却是很多雪开始融化了。

  “三江源正慢慢发生一些变化,首先高山上的一些草质量变得不太好,山上的一些地方已不适合人居住,很多老百姓开始集中在山下放牧,一般来说山下是冬季牧场,人多了以后冬季牧场也出现了退化现象。最后老百姓选择修建固定的房子,已经不再用游牧的方式生活了。”何兵梳理着环境变化给三江源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诸多改变。

  “必须呼吁政府和商业机构现在就采取行动来阻止气候变化带来的致贫或返贫,这些行动包括提高社区的适应力、加大减排力度和推进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的达成。”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面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粮食的影响,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穷人还是富人,大家都没有做好准备,用一个流行词,在面对气候变化和粮食的关系上相当于在“裸奔”。

  一些NGO表示,目前适应工作仍处在理论研究和机制设计层面,在具体实施措施、关键技术应用以及参与部门的联动等方面还很欠缺。下一步应将适应问题落实到不同的区域和部门的发展规划中。

  财经网CEO程建国在分析气候变化应对形势时指出,我们要看到由于中国此前30多年的增长严重依赖于高耗能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虽然现在已经在努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由于政策的缺失、地方自然条件和产业环境的不足、监管不力、技术落后、公众环境意识差等原因,我们在环保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征途上还将经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创绿中心指出,国家的公共财政已投向农业、水资源、海洋、气象等气候变化的适应工作,但相比减缓,投向适应领域的资金不足,也未引起私营资本的重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一项国家战略,需要明确地体现在政府职能和公共财政管理体系中,建议中央财政将气候变化的适应和减缓分别纳入到全国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科目,并加大适应领域的投入资金。同时,降低私营资本进入适应领域的门槛,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适应气候变化的领域中。

  “我们需要增加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特别是那些最少造成气候变化却最多受发达国家造成的气候问题影响的最贫穷的国家。”IPCC第一次承认,目前存在适应气候变化投资的缺口。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随着气候变化严峻程度的不断提升,气候适应问题的紧迫性已毋庸置疑。

  与主要针对温室气体排放源的减缓工作不同,适应面临更多的交叉学科和治理领域。由其本身特性决定,适应问题在获得资金、技术支持等诸多方面将面临挑战。适应问题的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都要求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全球环境研究所表示,希望中国各省市政府官员能够运用科学的、透明的、可量化的工具来分析和评估低碳发展政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制定政策,以增加可实施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碳强度降低的双重目标。

  全球气候变化以气温升高为主要背景,气候变化已经对生态、水资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建议,国家的适应战略应重视淡水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适应气候变化与气候灾难的能力。保护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建立物种走廊等以减少物种灭绝风险;保障农村地区的淡水供应,加强建设人畜饮水设施,采用节水的灌溉方式,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通过生态的方法对洪水、干旱、内涝、泥石流等极端灾害进行预防,并设立专项气候变化救灾基金。

  大自然保护协会认为,适应气候变化,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应当包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以帮助人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和气候灾害的能力。我国在诸如确定适应目标、制订适应行动方案、在产业升级转型和城镇化进程中探索适应与减缓协调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人工设施和自然生态适应气候变化等问题上,还大有探索空间。这需要集合政府、学界、企业和NGO多方的力量,开展广泛和深入的国内外合作和研究,在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创新适应机制和技术的尝试与示范。

  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不可分割。世界自然基金会建议,在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管理,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绿色生态屏障,抵御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比单纯通过工程手段应对气候变化更经济可行。同时,能源结构的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途径。电力部门“去煤”是可行的,而且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潜力巨大,中国政府可以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气“去煤”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缓解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下能源进口的压力,并从根源上解决雾霾问题。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