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极端天气检验“看不见的政绩”

2014年05月14日 09:4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本月11日,深圳遭遇2008年以来的最强暴雨。据初步统计,暴雨导致当地出现约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5000多辆公交车无法正常运营,2000辆汽车被淹,深圳机场累计取消进出港航班48个,所幸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这场大暴雨不禁让人想起了北京两年前的一场暴雨——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暴雨造成上万间房屋倒塌,79人死亡。那场暴雨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百亿元以上。

  北京和深圳,两座城市相隔数千里之遥,然而却都遭遇了同样的尴尬,那就是在一场突如其来大暴雨中,让排水功能的不足暴露无遗。北京和深圳,或许最能反映中国30多年来的城市发展。北京由一个当年曾被外国人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村庄”的城市于改革开放后迅速嬗变,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而深圳则由当年的一个小渔村,一跃而成为拥有上千万人口、充满活力的重要城市。

  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版图加速扩张,城市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高楼林立,摩天入云。然而,在这些“看得见的政绩”的下面,却隐藏着城市污水处理功能、排水功能、应急反应不足等“看不见的政绩”的欠缺。可以说,每一次极端天气的降临,都在拷问着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还有多少历史的欠账等待偿还?

  近年来,每每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就是“几十年一遇”甚或“百年不遇”,似乎一切人为的过失和疏漏都可以归结为极端天气的影响。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极端天气的发生而推卸自己的责任和过失。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排水系统比高楼大厦更能代表现代化,而大暴雨是对城市急速扩张的一种检验,它的突如其来给城市带来了灾难,同时也拷问着城市的设计者和管理者:我们还有哪些功课没有做?当年北京市的一位领导在暴雨过后深有感慨地表示:特大自然灾害给我们的教训异常深刻,在灾害面前,我们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应急管理都暴露出许多问题。想想已经逝去的生命,看看正在受灾的群众,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永远铭记这个教训,不断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规划建设更科学、更符合自然规律;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确保这样的灾难不再重现。

  面对城市因排水功能不足而导致的城市瘫痪,我们需要反思:是否可以学学一些发达国家,用更加超前的眼光和胸怀建设城市,让城市的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即使历经百年而不会过时?我们目前急需要做的,首先是要完善城市综合评价体系,并用这套体系来给城市打分,严格要求。对于不及格的,应该重新布置“作业”。

  其实,解决城市排水功能不足等问题已不单单是偿还历史欠账这么简单,而涉及到一个更高层次的问题,那就是政绩考核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制止执政者花巨资去做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看到宽马路、高楼房、大广场,而对于诸如城市排水设施之类的“看不见政绩”毫无热情和兴趣,那么极端天气造成的灾难还会频频出现。作者: 苏群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