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如何摆脱"垃圾围城"困局 环保学者呼吁加快分类精细化(2)

2014年05月20日 13:10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分类的垃圾一定会分类处理

  令程光华欣慰的是,4年后,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在提高。

  “去年,我们做过调查。有垃圾分类意识的居民达96.5%,每天参与的人只有60%。两者之间,还有一定差距。”

  尽管,近4成人未做到分类,但目前,程光华对这一数字已相当满意。

  每个星期,固废中心都会抽检各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统计投放正确率和分类正确率(每袋垃圾成分),总的来说,垃圾分类正确率大约在75%左右。

  “分类的垃圾一定是分类处理,这个居民不用纠结。”程光华肯定地说。城管办有规定,如果发现分类垃圾混合处理,直运人员会受到处罚。

  垃圾分类后焚烧热值提高1倍

  垃圾分类后的焚烧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程光华透露了一组数据:跟混合垃圾相比,分类垃圾的单位垃圾发电量增加10%以上,垃圾含水量减少20%,热值提高了1倍。

  垃圾焚烧的关键在于温度。有资料显示,当焚烧温度达850℃以上,二噁英的分解率达99%,当焚烧温度达1000℃,二噁英完全分解。

  分类后,排出的烟气减少了。混合垃圾中,若是含有金属等物质,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烟气。混合垃圾焚烧,还要加入煤、柴油等助燃,这些会释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餐厨垃圾减量化率达80%

  去年5月,杭州市环境集团采用“前端分选-厌氧消化-沼气利用”集成创新处理技术工艺,实现了全国首个规模化的杭州市厨余垃圾分选减量暨生化利用一期项目的全面开工。

  目前,环境集团正在进行厨余垃圾处理中试,分类后的厨房垃圾再通过人工干预、磁选机、生物质分离器的筛分功能将大量纸张、塑料(塑料袋)、金属、石块、玻璃、纺织物等物质有效分离出来。而留下的有机物则进入天子岭沼气发电厂进行发电。

  而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今年4月29日,餐厨垃圾三化处理中试项目开始在杭州下城区进行试点,已达成合作意向的有中国美院南山校区食堂、知味观下城区部分分店、新开元酒店、华侨饭店等。

  该项目投入使用后,能够日处理餐厨垃圾20吨、减量化率80%、产沼气1300立方米、日发电量约2600度,提取粗油脂0.3-0.6吨,提取粗油脂将用于生产工业油脂原料确保不返回餐桌。

  大件垃圾拆解后再利用

  去年,杭州市环境集团推出了大件垃圾特约免费清运服务,截至去年底,共为205个社区、2130户家庭服务累计清运2567件大件垃圾。今年1月至4月底,大件垃圾累计清运57车,共487件。大件垃圾主要包括废弃家具、桌椅、沙发、床垫、杂物柜,玻璃等。

  这些大件垃圾怎么处理比较好?如果还是填埋,不是更浪费空间吗?杭州市环境集团想出了一个好点子,将大件垃圾进行拆解再利用。

  “像旧沙发,可以拆解出纺织物、海绵、弹簧和木头。”工作人员介绍,“弹簧可以进行金属回收再利用,海绵和纺织物也能再利用,木头的用处更多,比如制作成木质花坛、垃圾桶、小椅子、板凳等,实现变废为宝。

  很多垃圾还在混合运输

  “垃圾分类,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现在,我们的垃圾分类过了幼儿园阶段,刚步入小学水平吧。”程光华认为。

  目前,分类的垃圾只占垃圾总量的其中一部分,仅仅只在生活小区。路边的垃圾、各单位企业的垃圾、餐饮酒店的垃圾和乡镇的垃圾等大量垃圾,都还在混合运输。

  混合垃圾,大部分运往天子岭填埋。去年,天子岭每天填埋5000多吨垃圾,占总垃圾量的60%。

  今年,程光华有一个艰巨的任务:收编“游击队”垃圾。“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窗口单位的垃圾,都要推行分类。50%的企业(包括餐饮酒店)垃圾开展分类,30%的杭州郊区乡镇实现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还要向五县(市)扩张,今年争取占领30%。”

  可是,企业多分散,如何集中分类,又如何进行监督,这是一个难题。

  垃圾分类还停留在“粗分”阶段

  “我们现在的垃圾分类,还只是粗分。”程光华坦言。

  比如,台湾光是把生活垃圾就分成两类,生垃圾和熟垃圾,分别有不同的回收渠道。在德国,玻璃会单独回收,生活垃圾分成可降解和不可降解。在日本,更是“锱铢必较”,瓶盖和瓶子分开回收。

  这样,会不会吹毛求疵?“他们的垃圾减量,就在于精细分类做得好。”程光华说。垃圾细分,归入各自所需之处,最后真正被拉去焚烧或填埋的垃圾就大大减少。

  那么在杭州,能不能进一步对垃圾进行细分呢?“垃圾分类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首先,得有垃圾分类意识,连意识都没有,怎么讲细分。”程光华直言。

  近4年来,有的小区已着手尝试精分。杭州下城区有小区放了一个熊猫桶,专门回收废旧衣物。

  杭州贸易局与企业合作,在全市25个小区设立“低价值回收点”,每天可回收2吨。这就是可回收垃圾的再细分,如果全面推行,又是一个垃圾减量。

  程光华还设想过,塑料物品能单独处理。“我发现,其他垃圾中大部分都是塑料。去菜场买一条鱼,就要给你套两个塑料袋。”

  有资料显示,如塑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二噁英。在日本等国家,塑料物品有专门的处理渠道。

  “其实,这不仅仅是垃圾分类的事,真正的减量是整个系统的事。”程光华认为。“能不能净菜上市?生产企业能不能简化包装?这需要整个社会有节俭理性的生活理念。”

  细分背后,还有“利益”在作祟。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在计算一道数学题:如果垃圾再循环无利可图,是否愿意来回收?

  垃圾首中末处置系统推进难

  杭州市环境集团表示,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落地难外,垃圾首中末处置系统推进缓慢也是阻碍垃圾分类的瓶颈之一。

  “现在,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分类处置各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加强领导、系统研究和规划。”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在《关于推行垃圾清洁直运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清洁直运的推进目标,但滨江区及城郊接合部清洁直运一直难以推进。”

  目前在主城区,杭州市环境集团尚未接管的垃圾量在1000吨/日左右,为现在清洁直运量的1/3,距离清洁直运全覆盖目标差距较大。随着垃圾分类深入推进,急需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明确分类车辆投入办法、收费标准及支付渠道。

  专家观点

  国内知名环保学者李皓:

  垃圾分类须各司其职

  才能走出“围城”困境

  垃圾分类,有利于垃圾的清洁焚烧。焚烧处理本身就是垃圾处理的一种方法,有些废物应当高温焚烧,如含有很高的热值的废物,就必须通过高温焚烧来杀死病原体的废物。

  但是,有些废物不能焚烧,如含氯塑料、印刷纸张、金属、厨余垃圾、园林废物、玻璃、灰土等。

  如果这些垃圾进入焚烧炉,要么是产生二噁英的底物或催化剂,如含氯塑料、印刷纸张、金属;要么会降低焚烧的温度,如含大量水分的厨余、园林废物,或没有热值的玻璃与灰土,还会增加焚烧烟气中的烟尘、重金属等。

  现在,许多城市垃圾分类喊了很多年,却一直在试点,始终难以全面推开。问题在于,这些关于垃圾焚烧的专业知识是环保部门所掌握的,而我国各城市推行垃圾分类的机构几乎都是市政部门,但市政部门本身对环保知识并不了解。

  现在,应该提倡垃圾减量化而不是简单的垃圾分类。因为一旦定义为垃圾分类,地方政府就会以为,垃圾是环卫部门管的。

  但是,一般意义上的垃圾概念包含了可再生资源。如果大家都“减量化”,我们的城市就能逐渐走出“垃圾围城”的困境。

  垃圾分类后,必须由不同的部门各自清运。可我们只有环卫部门来清运所有的废物,而环卫部门的专业在于处理垃圾,而不是再生回收。

  在德国,堆肥类由堆肥厂清运,废纸类由回收废纸的公司清运,焚烧类由环卫部门清运,还有其他公司专门清运包装类,玻璃制造公司清运玻璃类等等。

  台湾从1996年开始提倡垃圾分类。台湾的生活废物分为3类:一类是资源物质,一类是一般垃圾,第三类是厨余,用来制作有机肥。环卫部门只收可焚烧垃圾,厨余垃圾有农场收去蒸煮消毒后喂猪,可再生废物全部由回收公司的专用车收集。

  这种分类方法,非常成功。到2006年,台湾的生活垃圾量减少了50%。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这三部分,绝对不能混淆。

  今年,我碰到台湾来的朋友,他们说,由于台湾民众很注意减少垃圾,现在台湾的一些垃圾焚烧厂因为缺少垃圾而关闭了。

  先静下心来把垃圾分好

  再想如何“变废为宝”

  评论员 夜论

  限于土地资源的缺乏、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容不得城市生活垃圾无限量填埋,而垃圾焚烧发电本该是一项先进的处理方式,却遭遇选址等艰难。如何摆脱城市生活垃圾“成长的烦恼”,是每个都市人亟须面对并努力破解的难题。

  生活垃圾每天在增长,“垃圾围城”警报拉响,总不能眼睁睁让它把我们围堵围困吧?堵车还可以限行限牌、加大道路建设和地铁等公共交通投入来缓解,垃圾若不处理掉会把人薰死、埋藏。

  所以,我们先不需要说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怎么好,也不必怨这怨那,更不用冲突四起,其实我们每个人可以先做起来的是配合垃圾合理分类,为实现垃圾减量做些实实在在的有益事。

  上个月看到媒体报道,杭州下城区文晖街道辖内的现代城社区居民,一直在开展让“厨余垃圾不出楼道”的环保活动,是一个叫“绿色浙江”的环保组织发起的。

  居民们先是试着把厨余垃圾收集起来,制作养花种盆栽蔬菜的肥料,今年又在野风现代之星大厦侧边建起一个“智慧绿房”。这个项目集成了可回收垃圾的智能回收系统,居民们的厨余垃圾投入该系统后,不到一天就能转化为可用于养花种菜的有机肥料。

  如果一个社区就有这样一两个“智慧绿房”,垃圾减量的目标是不是可以很好实现?

  一直说“垃圾是个宝”,但因过去我们科技落后,尤其是环保等意识淡薄,一直没有从中取出“宝”来。现在,有这个技术和国力,完全可以把“被放错位置的财富”发掘出来,让城市中每天大量产生的生活垃圾,去它该去的地方,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城市垃圾分类、减量,是政府职责所在,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市民在积极配合的同时,政府也要想方设法推出更科学合理的举措和有效的管理办法。

  目前在做的垃圾分类,似乎太过简单和“大而统之”,垃圾袋一发了之,所以一直在原地踏步。能不能形成以街道社区为单位的“小社会”,推广类似“智慧绿房”、“大胃熊猫”等环保项目?当然,这还需要政府去“购买公益服务”,同时发挥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公民志愿者的作用。

  不用吵,不用闹,静下心来把家里的垃圾分类打包,当然最好每个社区都把可循环利用的“智慧绿房”造,垃圾减量便可走在前茅。不过,垃圾焚烧发电厂还是应该造的,问题是怎样选址,最好是选在合适的旷野等非集中居住区。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