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佛山48名青年民企家国企挂职 超半数为民企二代

2014年05月29日 09:32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说到挂职,你可能知道,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有计划的选派在职国家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其它机关、或者国有企事业单位临时性任职。但如果告诉你,有地方让民营企业家到国企挂职,你恐怕就会觉得有点新鲜和困惑了。

  广东佛山就做了一次这样的尝试。去年11月底,佛山市委组织部从100名报名者中挑选48名青年民营企业家,分派到36家国企挂职。而在这48人中,超过一半是70后至90后的民营企业家子女。

  这样的消息一经报道,很快引发广泛关注。那么,这种所谓挂职,究竟出于怎样的初衷,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实效?这其中又会不会有“资源浪费”的嫌疑呢?

  被问到报名去国企挂职的动机,佛山市黄手绢心理咨询公司负责人邓赞朋这样回答:

  邓赞朋:我想学东西,很简单,我就是想学东西。

  回顾为期半年的国企挂职生涯,邓赞朋开玩笑说,收获之一便是不再为公司的纸巾问题操心。在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挂职之前,大到公司业务决策小到公司纸巾的配备,邓赞朋都要亲力亲为。到佛山市水业集团挂职后,邓赞朋发现这家有3000多名员工的国企流程规范,人才流失率很低。邓赞朋立即“现学现用”,对自己的公司也实行层级管理制度,并强化各部门与负责人的目标和职责。

  邓赞朋:我就把公司架构改成足球型的团队,走专业化的路线,办公室负责什么,业务培训等等,各司其责,通过总经办来协调,分了工后岗位很明晰。

  黎柏维则觉得自己在国企学到的更多的是责任。他曾经希望留在加拿大做一名车行老板,但最终还是回到了父亲开办的公司做总经理:

  黎柏维:因为我们作为企业的接班人,在我们的企业里面,小的可能几十个人,大的可能几千号人,那背后往往是几千个家庭甚至上万个家庭成员。那如果说社会压力的话,一个人出来打工,他背负的可能就是我要养家糊口,那我们作为企业接班人,我们出来背后可能是有几千个家庭需要肩负着。

  48名青年民营企业家中超过一半是70后至90后的民企接班人,其余均是年纪相仿的“创一代”。 这也是佛山首次采取挂职形式来培养青年企业家。佛山市组织部部长李雅琳更愿意把这次“挂职”称作“体验”。

  李雅琳: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去体验,去了解,去交流。那么我也知道,通过这种方式之后,半年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大家肯定都会有些体会。这个体会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方面是了解了,看到了他们本身的情况,对自己有些增益,另一些方面,看到他的一些不足之处,让我来的话我有一些什么建议。

  时任佛山市委书记的李贻伟,将这种打破体制界限的流动形容为“跳到对方河里去看看”。

  李贻伟:流动一下,增加大家的阅历,不同的岗位中看看大家的适应能力如何,有的从里面到外面,从上面到下面,在发展中,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要加强知识和能力,哪方面不太够、未来还需要加强。

  佛山市组织部也表示,这种举措带有试探性质,如果效果不好就不再继续。根据佛山市组织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一批挂职者中仍有一半以上提出再次挂职意愿;而第二批报名者已超过100人。

  佛山的民营经济增加值超过40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60%。按照规划,佛山市委组织部确定了800多家党建重点民营企业,计划在三年内重点培养500名青年企业家。

  曾有机构预测,未来的5到10年,中国家族企业将迎来交接班高潮。民企的创始人子女是否愿意“子承父业”本是个人选择,佛山政府下大力气为民企培养接班人,是否合适?对于这样的质疑,佛山市组织部则特意强调,这次招收青年民营企业家到国企挂职,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搭建平台,除了一些人力成本,佛山市财政基本不花钱。

  但这也并未打消人们的疑虑,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佛山的挂职模式是否取得成功,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佛山市“两新”办主任庞松港坦言,第一批挂职也存在着参与面窄、时间短、职业化滞后等问题,顺德青年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李国尧建议,今后的挂职要考虑到行业对口、能力匹配等因素,并事前充分征询挂职人员和挂职单位的意愿。让挂职人员和挂职单位能够实现双向选择:

  李国尧:能不能换个思维,国企领导也到民企练一练,国企稳健、人才比较多,我们民营企业找人很难啊,炒人也快,请人也难,忧患意识、生存危机很强烈,讲究丛林法则。

  实际上,刨除这件事情的合理性本身,其引发的很多评论也很值得探讨。比如,有媒体给民企接班人冠以“富二代”标签,质疑政府动用公共资源培养他们,有违社会公平。但是,如果可以通过构建公开、合理的机制,让国企和民企相互学习、增进了解;让民企接班人提升能力、拓宽视野,这样的尝试就值得鼓励,至少不应被粗暴的贴“标签”、一棍子打死。如何完善制度,使其不背初衷,才是理性的讨论起点。(记者韦雪 佛山台记者王雪薇)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