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湿地保护不能只盯面积

2014年06月10日 13:55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保护湿地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人工湿地增加、自然湿地逐渐消减的趋势。人工湿地能否替代自然湿地?各自优劣何在?对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GEF湿地项目办公室处长袁军。

  记者:人工湿地增多、自然湿地减少的趋势,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袁军:目前,很多人工湿地是在自然湿地基础上改造转化而来的。比如许多滨海滩涂湿地经过人工开发后,变成了养鱼塘、虾塘和盐田等。

  完全的人工重建湿地也有不少,比如挖人工湖。安徽省合肥市的天鹅湖就是为了景观需要、人工挖湖建起的人工湿地。但是,这类人工湖随着自然演替也会逐渐具备一些天然湿地功能,能够起到调节小气候、蓄积洪水的作用,水生生物和鸟类也能慢慢多起来。

  毫无疑问,自然湿地减少,人工湿地增加,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一是,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相比,其生态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湿地具有强大的防风固岸、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等生态功能,人工湿地则大打折扣。二是,人工湿地承载了人们的主观目的性,考虑的更多是经济效益。

  记者:自然湿地缘何被改造成人工湿地?

  袁军:这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比如,滨海滩涂中开发盐田,可以获取比较高的经济效益,于是很多滩涂被开发成盐田用来晒盐。自然滩涂上生长的碱蓬、柽柳等植物,本来这些自然植被能够维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很多鸟类,养育种类繁多的底栖动物。但是,开发成人工湿地后,自然物种大都会消失,生态效益也就随之下降了,其结果就是滨海湿地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功能逐渐丧失。

  其次,有些开发是从粮食生产角度来考虑的。比如,东北三江平原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北大荒,成为当今的北大仓,主要就是把湿地改成了耕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江中下游的湖泊围垦也比较严重,比如洞庭湖在解放初期有4350平方公里,而现在只有2700平方公里,原因就是把自然湖泊湿地改造成了人工湿地种植水稻。

  记者:人工湿地可以代替自然湿地的生态功能吗?为什么?

  袁军: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不能互相替代。显而易见,自然湖泊和水稻田、滨海滩涂地和鱼塘、虾塘,其湿地功能肯定不一样。虽然修建的水库和人工库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属性会越来越明显,接近自然湖泊功能,但是与天然湖泊毕竟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很大差别。

  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方面差别很大大。自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而人工湿地的物种相对单调,例如鱼塘只有养殖的鱼种,水稻田只种植作物,物种较单一化。

  记者:人工湿地多数小而分散,而自然湿地范围则比较大,假若两者总面积对等,各自承担的功能是否也不一样?区别在哪里?

  袁军:不一样。就好比林业上的人工林和天然林的生态价值不能等同。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把人工湿地分为5个类型:库塘、运河、水产养殖场、水稻田、盐田。除了库塘具有部分自然湖泊属性以外,其他4类人工湿地基本不具备自然湿地的生态功能。

  因此,即便两者面积相等,它们的生态功能却相差很大,完全不能等同。

  记者: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结构发生变化,对生态的影响多久可以显现?而恢复其正常功能,是否需要更久的时间?

  袁军:湿地一旦受到破坏,影响很快就会显现出来。

  当前,我们应该努力维护自然湿地的生态功能,保存好自然湿地面积。把自然湿地改造成人工湿地后,自然湿地的自然属性、生态效益都会不同程度的丧失。往往人们的主观意愿是好的,效果却不一定尽如人意。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很多地方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各地已经开展退田还湿/湖、退塘还湿/湖等恢复自然湿地的措施,尽量恢复自然湿地原有的结构和功能。过度开荒使东北三江平原的湿地减少了大半。2001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决策:停止湿地开荒,对不宜耕种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北大仓”构筑起一个持久的生态屏障。

  自然界的自我恢复能力很强,例如三江平原的水稻田退耕还湿后,1~2年自然植被、底栖生物就开始恢复,但是要想完全恢复到自然的湿地结构和功能,则需要3~5年以上。不过,有些自然湿地一旦改造为人工湿地,恢复起来则需要漫长的时间,例如华南沿海地区的红树林改造成鱼塘后,其基底特征发生很大变化,要想再恢复成红树林则需要很长时间,有时还需要采取人工种植红树林的方式促进恢复。 ◆本报记者赵娜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