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广东阻击石漠化调查:石缝里的家园保卫战(2)

2014年06月13日 13:3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这场家园保卫战从2008年开始。乐昌市石漠化综合治理负责人伍群林介绍,2008年—2011年,乐昌市开始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试点改造。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试点,乐昌的石漠化状况得到了改善。2011年,乐昌成为中央全国综合治理石漠化的重点县。

    伍群林介绍,与以往的治理不同的是,乐昌市的石漠化综合治理采取了项目化的管理方式,委托专业机构编制规划,项目使用国家下拨和省市配套的专项资金,并进行招投标,引进专业的造林公司和施工队进行改造。

    恢复岩溶地区林草植被、重建岩溶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是遏制石漠化的根本措施。乐昌市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丰富,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生长快。在停止或减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大自然具有神奇的自我修复的力量。

    “梅辽四地”是第一批石漠化综合治理地区。针对不同地区的地质植被特点,石灰岩山地的绿衣有着不同的保护方法。

    伍群林介绍,沙坪镇山高坡陡,岩石裸露率高,石漠化程度高,土层浅薄,造林难度大,主要采取封山育林为主。秀水镇山地相对高差不大,岩石裸露较少,山地尚存有少量的土层,采取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措施。梅花镇以低丘地形为主,石漠化程度不高,土壤条件好,交通便利,采取人工营造防护林和人工营造经济林相结合的措施。

    乐昌市确立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为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1994年,我省开始实施森林分类经营,1999年省级生态公益林开始实施效益补偿,刚开始1公顷的生态公益林每年补偿37.5元,如今这个标准提高到了每亩每年18元。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提高了当地村民主动保护植被的积极性。

    薪柴是当地群众生活的主要燃料,过度砍伐薪柴也使得山岭的绿色植被更加破碎脆薄。要保护植被不继续受到破坏,必须要寻找到替代能源。在乐昌的各个村庄,沼气池、太阳能与节柴灶纷纷修建起来。2007年,乐昌6个石灰岩镇完成了6000个沼气池的建设。据测算,每建一座沼气池,每年能节柴2000公斤,相当于封山育林0.27公顷。

    水利改造:破解生存难题

    以石漠化综合整治为突破口,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保证石漠化不再蔓延、根本上要解决当地群众的生活问题。

    沙坪镇镇委书记彭仁学介绍,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小水利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新建蓄水池、维修加固排水渠、水坝和山塘。在各项措施中,对群众生活改善最大的是蓄水池的修建,解决了当地群众吃水问题。

    2000年6月,在省政府的重视下,韶关开展了以建造蓄水池和改造石化地的“两大会战”,在2年内建造了近3万个蓄水池。在这之前,村民们吃水都需要用水桶走很远挑回来。

    然而这个时期建造的水池都是村民们自己修建的,质量差,蓄水功能不强,渗漏严重。伍群林介绍,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这些以前的蓄水池都得到了维修改造。

    彭仁学介绍,如今沙坪镇的每个村都至少有一个蓄水池,保障村民们的生活用水。而在靠近镇区的居民家里都通上了简易自来水。陈梓明所在的梅花镇流山村2009年也修建了一座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并维修了20多个以前的水池。

    石漠化综合治理还一项重要内容是“坡改梯”,就是将石缝中的巴掌地改造成易于耕作的梯地。

    坡改梯工程项目选择在交通便利、耕地基岩裸露程度较高、坡度较为和缓的坡耕地,梅花镇流山村成为“坡改梯”的第一批受益者。然而,在坡改梯工程开始时,村民们并不愿意。

    经过挨家挨户的说服,坡改梯工程才正式启动。施工队将大石头粉碎,碎掉的石块都清理搬走,并从六七公里外的邻村运来土壤增加土壤厚度,改造后的梯地上,土壤厚度达到了30公分,已能满足耕种的需要。零碎小块的巴掌地被平整成了大块的土地,部分碎石搭建成为菜地边的边坡。

    陈梓明告诉记者,他家有1亩多坡地改成了梯地,可耕种面积约增加了20%,产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2012年,流山村完成了100.5亩的“坡改梯”工程。

    伍群林介绍,改造1亩这样的坡地,成本大约要1万多元。他坦承,“坡改梯”有的地方石头太多,改造难度大,成本评估要4万多元1亩,“40年都收不回成本”,只能放弃。

    当地政府更希望以石漠化综合整治为突破口,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久前,沙坪镇3000亩林场通过协议,承包给一位来自韶关曲江区马坝的茶叶商种植高山石壁茶,可持续发展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