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废旧自行车“再生”记

2014年06月23日 11:10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图为符晓麟骑着再生自行车。 本报记者 李 景摄

  二手自行车对于人们来讲并不陌生,可是再生自行车您可曾听说过?

  不久前,清华大学的校园里就诞生了525辆再生自行车。这些车子的前身是废旧自行车,它们遭人遗弃无人问津,长期占据着宝贵的停车位,既破坏环境又有碍观瞻。

  如今,清华把这些自行车回收改造再利用,使其改头换面重新拥有了价值,并且免费发放给学校师生使用。校方希望借助绿色行动,提醒人们不要随意丢弃自行车,浪费资源,并用变废为宝的实际行动建设节约型校园。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大二学生符晓麟就是再生自行车的车主,平时主要依赖自行车出行。此前,他使用多年的自行车坏了,正当他下决心用数目不小的费用重新购车时,校园网上一条免费申领再生自行车的通知闯入了视线,“免费”和“再生”的字眼引起了他的好奇。怀着尝试的心态,符晓麟提交了申请,并成功领取了自行车。

  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些用“破铜烂铁”组装的翻新车,车况出奇的好,车轮脚蹬运转流畅,车座车把使用舒适,统一喷制的紫色挡泥板漂亮而坚固,挡泥板上醒目的自行车编号和“绿色大学、低碳出行”的标语十分醒目。

  “这和原先想象的二手翻新车完全不同,就像新车一样,而且学校还提供了一个月的保修期,真是赚到了,又省钱又环保,太赞了!”谈起自己的再生车,符晓麟赞不绝口。

  占地3.8平方公里的清华大学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几乎是出行必备。因此,再生车一经推出,便得到了清华师生的积极响应,第一批525辆再生自行车已有492辆被申领。

  清华大学绿色大学办公室副主任梁立军是活动的发起者。他告诉记者,每逢毕业季,清华园内都能清理出1000辆左右废弃、无主的破旧自行车,“以前,只能将这些车拿去当废品卖,其实,很多车的车况很好,实在太浪费了。于是,我就萌生了让这些车循环再利用的想法。”

  接下来的日子里,绿色办公室联合学校保卫处,在回收的破旧车中挑选车况较好的进行修复。据清华大学保卫处治安科副科长李燕宁介绍,该行动在去年暑假期间进行了集中清理,去年10月至今年4月是公示认领期,公示期后确属无人认领的、车况允许的车辆会被拿去维修,经费全部由校友捐赠。

  李燕宁粗略地算了一笔账,这些旧车倘若当废品卖,最多每辆卖5元钱;而如果回收维修,刨去20到50元不等的维修费,修好后每辆车的价值能达到100元左右,提升了将近20倍的价值。第一批525辆车的维修花费总计2万多元,如果购买新车,以市面上比较便宜的200元一辆计算,至少要花去10万多元,再生车直接节约了购车开支近8万元。

  梁立军告诉记者,除了再生车本身节约带来的经济价值,它的环保价值则更为突出,“由于在校生基本都自备自行车,对再生车的需求量较小,因此,目前大部分车辆都是提供给各单位的教职工,鼓励他们在校园里少开车、多骑车,节约能源减少排放。”

  “有句话叫‘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坚持用循环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通常认为的废铜烂铁资源化。其实再生车本身并不存在什么高深的道理,也没啥技术含量,我们只是希望大家亲身感受到节约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让人们认同并形成良好的习惯。”梁立军说。

  如今,清华园内随处可见披着紫荆外衣的再生自行车,节俭环保的理念也随之穿梭在清华的各个角落传播。梁立军期望,未来能继续加大再生自行车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该行动一直坚持下去,形成一种校园美德和传统。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