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企员工持股难防国资流失?

2014年06月25日 14:44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参与互动(0)

   从十年前的国企改革,到今天国企对混合所有制的深度探索,员工持股一直是业内外的关注热点。这个热点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定调以及相关政策发布、相关企业试水,所引发的关注也再度升级。

  6月20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意见》,在上市公司中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单个员工最多可以持有1%公司股份,总数不得超过10%。

  该《试点意见》被认为主要还是针对国有企业为大股东的上市公司,因为很多民营企业现在已经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并且日趋成熟,国有企业则到了必须跟上步伐的时候。

  不久前,财政部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中央级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员工持股情况摸底调查的通知》,此次摸底意在对国企员工持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层掌控,该政策也顺应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员工持股方向的明示。

  在国外,员工持股早已是普遍现象。美国的员工持股计划、德国的职工参与制、荷兰的员工持股等,都取得了较大成功。员工持股计划赋予企业员工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双重身份,企业员工通过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也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

  现实中,并不是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就一定良性发展。有的企业把员工持股当做一种福利,并没有对企业的技术骨干等给予足够的激励,员工持股的激励机制不但没有正确发挥,还导致了负面效应。

  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企业利用员工持股计划实行利益输送,导致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国有资产,可能因为国有产权交易时没有进行评估或审计,或以各种手段进行了资产转移,最终以“看得见”的形式流失。还有可能,因为国企是无人负责的体制,领导人决策失误等造成的损失最终由全国人民买单,造成体制性流失,以“看不见”的形式流失。

  财政部早在2007年对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时就发现,资产流失风险严重,一些单位对外投资管理较为混乱。有人甚至认为,员工持股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难以预防。

  笔者认为,只要持股计划合理并能有效执行,国有资产流失可以预防。从根本上看,此次对员工持股计划的探索与十年前差异很大,现在的员工持股,并不是人人持股、平均持股,而是以管理骨干、核心技术、核心业务骨干为核心的员工持股,实行二八原则,20%的人持有80%的股权,80%的人持有20%的股权。

  “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这意味着股权结构一改过去国有资本和员工资本的二元结构,是由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员工资本共同组成的三元结构。三元结构更有利于三方的相互制衡,执行过程更为科学严谨。

  此时,员工持股计划方案的设置必须合理分配股权,这关乎利益,关乎公平,更关乎国资安全。例如,哪些员工持股、员工持股总量、员工共持股比例等,都不能超出边界。■ 文/郝艺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