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苏东海县探索出秸秆全量还田新路

2014年07月02日 14:38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6月18日,东海县房山镇吴场村,农机手正驾驶着大马力“反转耙”在田里耕耘,深翻之后,收割时已切碎的秸秆和不超过10公分的留茬全部“淹”进了土层。这是村里今夏收割的最后一块麦地。

  “全村2520亩地,小麦秸秆全部还田了,没有一根草运出去,也没有一个火点。”村支书吴国彦说。

  如何才能实现全面禁烧?光靠堵肯定不行。近年来,江苏各地不断探索各种堵疏结合的路径。记者日前在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镇调查发现,秸秆在这里实现了100%全量还田。当地认为,与其他利用方式相比,秸秆全量还田更适合大规模推广。

  各方调研,认定秸秆还田

  房山镇是产粮大镇,耕地面积14万亩,全镇一年产生秸秆约15万吨。在选择全量还田之前,镇干部把周边秸秆综合利用的方法全部考察了一遍,发现主要有5种方法:焚烧发电、制作草编、沼气池汽化、动物饲料、粉碎还田。

  房山镇有生物质发电厂,但秸秆燃烧值太低,生物发电厂收购并不积极,每年只有5万吨左右的使用量;制作草编,房山镇没有基础,即使大力推广,每年也最多消耗20吨;沼气池汽化,房山镇地下水水位较高,也不可行;加工成饲料,当地牛羊集中养殖少,最多消耗70吨。就算是以上4种举措同时实施,也只能解决不到一半的秸秆。

  唯一剩下可以尝试的,就是秸秆全量还田。

  “其实之前我们本地也有少量农户自己做秸秆还田,但当时各方争议较多,我们就决定让这些先试的人现身说法。”房山镇党委书记张义刚告诉记者,为动员群众接受秸秆还田,他们一连组织了11场现场会,动员村支书和大户带头干,同时让先行者介绍经验。

  房山镇贺村农民孙玉西,是当地最早尝试秸秆还田的农民之一。2012年秋季,他开始尝试秸秆还田。

  “我家一共有三十多亩地。秸秆禁烧后,草只能往家里拉。”拉回家怎么处理?“要么烂掉,要么等禁烧期过了慢慢再烧掉。”后来,孙玉西看到报纸上说秸秆还田好,就动员家里人一起干,“我说这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对老百姓肯定有好处。”其实刚开始他也有点害怕,但一季庄稼收割以后,亩产量增加了100多斤,心定了。

  去年秋季,经过大力推广和发动,房山镇14万亩农田实现了秸秆全量还田。今夏小麦收成怎样?“平均亩产增加了100斤以上。”房山镇镇长李超说,今年夏季,全镇再次成功实现秸秆全量还田,全镇没有一个草堆、一个火点。

  科学指导,实现节肥增产

  记者在房山镇看到一份免费发放给农民的秸秆还田技术要点:第一,收割机必须安装粉碎抛撒装置,收割时把长秆切碎到10公分以下并均匀抛撒,同时留10公分以下的低茬;第二,增施氮肥;第三,采用大马力“反转耙”旋耕机深耕,深度不少于15公分;最后,播种、填压、开沟、灌水。

  东海县农机局副局长高安超认为,目前秸秆还田从技术上来说是完全可行的。“过去有一些专家对秸秆还田有不同看法,主要是大马力农机没有跟上,缺乏科学的还田路径。只要这些问题解决了,大规模推广秸秆全量还田是没有问题的。”

  当地干部表示,只要按照科学的操作方法,完全可以起到节肥增产的作用,而且彻底解决了秸秆处置的问题。正因如此,今年房山镇禁烧巡逻的重点就放在了督促农机手保质保量完成秸秆还田任务上。

  农机管理员丁如年告诉记者,镇上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每天巡逻队一早上岗,晚上等农机手干完活才下班,确保秸秆被粉碎至不超过10公分,深耕不少于15公分。

  房山镇交管所所长田中言说,今年镇上有“三不准”:没有粉碎机不准下田,没有旋耕机不准下田,刀具不齐不准下田。“有一次,一名农机手为省油把旋耕机的底刀卸掉了,出来的草还是整的,我们就叫他停下来。他不配合,我们还找来了公安。”

  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推动秸秆全量还田工作,江苏省已出台相关政策,对苏南、苏中、苏北分别给予每亩15元、20元、25元的补贴。基层反映,这个政策非常好,但尚未实现“还多少补多少”,希望能够尽早实现“应补尽补”。

  “我相信,老百姓会逐步适应不烧秸秆的要求,改变烧了秸秆再播种的习惯。”东海县委副书记宋波认为,农业、农机等相关部门要适应这种变化,加快研究秸秆还田的情况下该如何种田,种什么品种更好,采用什么技术更优。农机生产企业也要适应这种变化,加快研究配适的农机。另外,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也要适时调整,“公共财政要更多地关注秸秆还田工作,这样会极大地减少秸秆禁烧的组织保障和看管费用。”  ◆通讯员杭春燕 记者闫艳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