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乌鲁木齐用水安全:供水管网施工难加剧乌市用水紧张

2014年07月16日 16:42 来源:天山网 参与互动(0)

  7月13日,卡子湾村,城北新区一供水管网出现断点,原因是管线将穿越大片建筑群,目前政府的拆迁补偿工作尚未启动。

  (记者何超 实习生张宇 陈潇 通讯员张琦摄影报道)在新疆乌鲁木齐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地下的管网建设却显得相对滞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统一管理等原因,导致一些供水工程无法实施或按期完工,影响了乌市供水安全。”7月14日,新疆乌鲁木齐水业集团工程建管部副部长刘兵说。

  阿勒泰路管线老化难施工

  1958年,乌市第一个水厂——三甬碑水厂建成投用,天山区胜利路、团结路、和平路一带的居民最先用上了自来水。之后,乌市陆续建成并投用了石墩子山水厂、柴窝堡水厂、红雁池水厂、西山水厂、甘河子水厂、水磨河水厂、甘泉堡第一水厂等水厂,近日,新建的南郊水厂也即将加入到城市供水当中。

  随着乌鲁木齐市的持续投入,制水产能已经大幅度提高,但是供水管网却成了输送水源的瓶颈,“产能上去了,管网建设滞后,自来水输出能力有限,也加剧了城市用水难。”刘兵说,由于配套管网尚不完善,部分主供水管网年久失修,部分管道管材落后、老化严重,抗压能力差,在城市快速建设中无法满足区域用水的需求。

  阿勒泰路沿线的供水管网便是其中一条。这条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供水管线,其材料为水泥管及铸铁管,耐压能力有限,水管管径为700—800毫米,也制约了输水量。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阿勒泰路供水管网已经无法满足周边用水需求,每年用水高峰时,这里4楼以上的住户时常出现水压不稳的现象,自来水到了这里,不能有效向下游输送,也导致下游高新区(新市区)用水受到影响。”刘兵说,据测算,如果阿勒泰路的供水管网管径扩容到1米,将提升50%的输水能力,将提升整个中心城区和城北区域的供水能力。

  全长5.6公里的阿勒泰路,在近两年修建“田”字路二期时,承担了重要的分流工作,交通压力非常大,而供水管网的全面改造,需要道路整体改建时才能实施。“5年前我们就做出规划,对这条管线进行改造,但是到现在都没有办法实施。”对此,刘兵也感到很头疼。

  环卫路沿线工程面临两大难题

  2010年,西山片区用水难问题曾集中爆发,导致上万人面临用水难题,其主要原因是西山片区新建小区增多,居民剧增,用水量越来越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用水量也逐渐增大。而城市制水能力和供水管网建设却没有跟上。

  刘兵介绍,为解决这一难题,水业集团规划了环卫路沿线供水管线建设工程,但是由于供水管线是与该片区拟实施的道路建设一同规划的,目前道路还未建设,导致项目中的一段管线无法施工。

  刘兵介绍,这条3.5公里的管线线路上,地势起伏较大,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属于山坡地带,“如果要想打通,就必须开山而建,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

  刘兵口中的两个问题分别指资金投入和配合道路建设的问题,“如果我们先修,就必须开山,成本太大,根本无力承担,只有等到道路建设进来,道路施工开山,我们紧随其后铺设。”其次,刘兵称,因为道路的规划暂时尚未出炉,“即便我们现行铺设了,很可能不符合道路规划,到时候在道路建设中将我们的管道挖毁。”

  城北新区管道竣工时间无保证

  随着乌鲁木齐市城市建设重心北移,城北用水量飞速增长。2013年,高新区(新市区)区域内年用水量已达6421万方,占全市用水总量的31%,成为用水量最大的区域。

  为了支撑乌鲁木齐北扩的发展需求,缓解城北区域水源不足,2013年起,乌市开建城北新区供水工程,拟将来自“500”水库的水,经净水厂处理后,通过泵站加压提升,送至米东化工园区“760”高位水池管理站后,计划铺设一条长23公里的供水管线至四平路,工程完工后,可向城北新区日增供水量15万立方米,同时可缓解上游天山区和沙区用水紧张局面。

  7月14日,记者在位于卡子湾村的城北新区供水项目指挥部了解到,该项目有6公里需要依附道路建设,原计划在2013年底竣工,现如今,项目仅仅进行到了一半,至于什么时候该工程能完工,水业集团工程建管部工程师刘海涛称,自己心里也没底,“2012年,我们也同样铺设了一条23公里的供水管线,由于协调顺畅,只用了110天就完成了,今年一年,却只干了2公里。迟迟不能竣工。”

  刘海涛认为,项目不能竣工的主要原因包括:道路建设不完善、征地补偿、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

  记者在喀什路东延一期看到,这条道路两头成为断头路,“依附这条道路的1.5公里管线已经建设完毕,但是路两头断了,我们的管线也就断了,只有等这条道路后续的规划出来,我们才能继续建设。”

  在卡子湾村一处荒山绿化用地前,记者看到,供水主管线已施工到山脚下,但是由于荒山绿化企业不同意供水管线通过这片荒山,致使工程停滞,成为断点。

  “像这样的断点,23公里的管线规划中已出现了6个,我们现在就是能修一点是一点,不能修的想办法协商,但是协商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此外,这条管线修建途中需要经过居民区,面临部分拆迁补偿问题,“政府的拆迁工作还没有启动,我们也不能贸然进行,这些多方面原因导致我们的竣工期无限制退往后推。”刘海涛说。

  “乌市包括供水管网在内的地下管网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建设,多头管理的结果往往是各自为政。”刘兵说,“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有些问题的协调,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如果在实施道路建设时,统筹进行地下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一定会大大推进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地基’。”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