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大连“6·30”事故追问地下管道安全

2014年07月17日 19:3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4年数十起油气管道事故,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地下管道的安全隐患,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关注。

  在16日召开的全国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推进会暨大连“6·30”中石油原油管道泄漏燃烧事故现场会上,违规施工、监理缺位等被认定为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而事故背后折射出的油气管道运输领域法规不完善、标准缺失、规划混乱、多级多头管理等让人深思,亟待从排查治理、完善标准、整合资源等方面入手,打造油气管道保护和安全运行长效机制。

  四次“顶管”终酿事故,地下施工谁来管?

  在大连“6·30”中石油原油管道泄漏燃烧事故的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肇事的大连岳林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此前曾三次施工,但均告失败,第四次施工时将原油管道钻漏,造成事故。

  如今,事故泄漏点已树起一块指示牌。几米开外,就是原有的中石油管道标志。据介绍,这一现场共有两条原油、两条天然气等共七条管道,施工单位对此是知情的,却仍采取野蛮施工方式。人们不禁要问,地面开挖、地下施工谁来管?

  据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如君介绍,大连市发改委和大连市安监局今年1月出台了规定,明确要求有关输油管道的地下施工需要经过审批,这是据他所知全国唯一的相关规定。从全国来看,地面开挖、地下施工尚缺乏有效管理。

  记者了解到,由于管道老化、规划不合理、法规标准欠缺、监管困难等问题,当前我国油气管道进入事故易发期,事故率平均为3次/1000公里·年,远高于美国的0.5次和欧洲的0.25次。

  国务院安委办7月9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城镇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管理保障油气等危化品管道安全的紧急通知》,这次大连会议继续强调提高危险性认识、严格审批、强化施工过程管理,但是能否压住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的乱局,仍然有待观察。

  排查隐患近3万处,管道隐患为何这么多?

  安监总局数据显示,我国从去年青岛“11·22”事故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油气输送管线等安全专项排查整治,目前全国有陆上油气管道966条,总里程近12万公里,共排查出隐患29436处,其中被占压11972处,安全距离不足9171处,交叉穿越8293处。这次排查的隐患主要是油气长输管道,尚未把城市的燃气管线和油田等企业的自有管线计算在内。

  管道隐患为什么这么多?王如君认为,城镇化高速发展,大量原来铺设的管道逐渐被新建的城市建筑占压,成为穿越人口密集区的管道。已经成为隐患的,解决难度大,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职责不清晰,主管部门不明确;另一方面,反复性强,往往旧的占压刚清除,新的又产生。

  另外,我国的管道设计标准滞后,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管道与人员密集场所间的安全距离不能满足公共安全的需要。比如,油气管道与居民区及其他建构筑物间的安全距离,仍参照前苏联15米左右的标准,没有从油气泄漏和进入密闭空间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角度,考虑设置合理的安全距离。

  

  整改率不到13%,为什么整而难改?

  按照安监总局的排查结果,我国油气管道平均每10公里就有2.5处隐患,目前整改率不到13%,6992处需要政企联动解决的隐患中,重大隐患就有2200处,任务非常艰巨。如,安徽安庆市的油气管道从市中心通过,距离居民区最近的仅2米;河北省雄县一条管线贯穿城区,上面有养老院、学校,这样的隐患无疑是难点中的难点。怎么解决?

  安监总局总工程师黄毅此前表示,全国油气管线超12万公里,又与供水、供气等城市管网交叉重叠。有些企业管网需要自己解决,有些需要政府协调多个部门解决。是迁移地面建筑物还是拆设管网,情况很复杂。改造过程中,哪个经济成本小,哪个社会成本小,也都需要统筹。

  王如君说,对于隐患,尤其是一些需要政企联动解决的隐患,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谁来牵头整改,谁来拿钱,这是单一部门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统筹解决。符合规范是对管道的最低要求,符合了也不一定安全,规范的制定往往是由事故推动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而逐步完善的,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必须进行整改,难度再大也要进行。

  多级多头管理,为何管不好一条管道?

  地下管道有多少部门管?据了解,能源、质检、规划、建设、国土资源、交通、水利、公安、安监、环保等部门,都在管理管道的某方面职能。同时,还有中央部门、管道所经地方政府、管道企业等多级管理的情况。

  王如君说,在管道管理的部门职责划分、管道规划、管道保护、责任落实、检测运行、隐患排查等方面,我国的法律要求不明确,管理、协调机制不完善,监管难以形成合力,即使在管道企业内部,也存在管理机制不顺的问题,管道管理往往分散在销售、储运等不同环节,没有统一管理,人员配置力量不够,管理水平往往不如炼化生产企业。

  专家建议,国家应该设立管道统一呼叫中心,任何参与拆迁、挖掘和建筑施工的个人或机构必须在工程实施之前,通过统一呼叫中心,联系管道运营商,获取目标区域的相关地下管道信息,避免多级多头管理形同虚设。 (记者蔡拥军、谭谟晓)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