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雁门关生态区"畜"势再发

2014年08月06日 15:26 来源:山西日报 参与互动(0)

  新一轮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横跨大同、忻州、朔州、吕梁、太原等5个市,县区由28个增加到了36个

  2001年,我省出台《关于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意见》,全面启动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2005年,为进一步加快生态畜牧区经济建设,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的意见》。

  经过13年的建设,雁门关区林草覆盖率达到54.6%,入区集中养殖的散养户达到1.5万多个,牛羊存栏量分别占到全省的46%和64.8%以上,牛奶和羊肉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60%以上,畜牧业年总产值占到农业年总产值的50%左右。

  为进一步推进雁门关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建设生态畜牧经济区,2014年6月,我省启动了新一轮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用6年时间,实现在2010年基础上“翻两番”。

  范围由28个县区增加到36个县区

  区域内实现2020年肉蛋奶总产量翻两番

  7月的雁门关,绿草如茵、牛羊遍地。经过13年的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肉蛋奶产量突破了150万吨,牧业产值达到了146.1亿元,畜禽规模饲养比重达到45.4%。

  但是,由于区域内干旱少雨,自然气候恶劣,加之资金投入不足、政策倾斜不够等原因,区域内畜牧业生产基础还很薄弱,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劣的状况依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实力与全省其他区域相比差距还很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

  新一轮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横跨大同、忻州、朔州、吕梁、太原等5个市,县区由28个增加到了36个。此轮建设,将坚持以牧为主的发展理念,积极调整农林牧结构,实现区域内“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按照以畜定草、以草定畜的要求,坚持草畜平衡、循环发展,大力推广“畜-粮-菜-果”模式;通过招商引资,打造大集团、大集群的联合体,形成龙头带基地的产业化市场运作生产格局;同时,坚持人才战略、科技引领,提高科技对畜牧业发展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雁门关区,总面积6.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5%。新一轮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将通过两个阶段,到2020年实现肉蛋奶产量 “翻两番”。第一阶段为2014年至2015年,全区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00万吨,比2010年“翻一番”;第二阶段为2016年至2020年,全区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00万吨,比2010年“翻两番”。同时,围绕“翻两番”的总目标,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退耕种草1500万亩,占现有耕地面积的60%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28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草林覆盖率年均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80%以上。

  产业由“以农为主”向“以牧为主”转变

  八大畜禽优势区形成产业新格局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是我省畜产品的主产区,区域内牛羊存栏占到全省的46%和54.5%。新一轮建设中,奶牛、肉牛、肉羊和绒山羊列入优势产业布局,到2020年将实现奶牛存栏50万头以上,肉牛出栏60万头以上,肉羊出栏1500万只以上,绒山羊存栏650万只以上,牛奶、羊肉产量分别达到240万吨、30万吨以上。

  其中,现代奶牛产业优势区,主要围绕“牛群结构优化,奶牛改良,TMR饲喂技术推行等”,巩固壮大传统生产核心区,打造6个存栏3万头以上的奶牛生产大县。现代肉牛产业优势区,则通过“优质高产冻精引进、优良牧草种植、粗饲料加工利用、奶公犊育肥”等,在浑源、五台等12县区形成中高端肉牛生产带。现代肉羊产业优势区,主要是推进“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舍饲、半舍饲养殖推广,母羊繁殖性能提高,羊肉品牌培育”等,打造10个年出栏100万只以上肉羊生产大县。现代绒山羊产业优势区,通过晋岚绒山羊等优质种羊推广,提高母羊繁殖性能、产绒量和绒细度等措施,实现2020年羊绒产量突破2000吨。

  同时,优势产业还包括生猪、蛋鸡和肉鸡产业。现代生猪产业优势区包括天镇、离石等10县区,到2020年生猪出栏量突破1000万头。蛋鸡和肉鸡产业优势区,将通过养殖模式变革、优质种鸡推广、生产设备推广等,到2020年实现蛋鸡存栏4000万只以上,肉鸡出栏5000万只以上。

  饲草饲料是畜牧发展的支撑体系。现代牧草产业优势区,主要包括人工草地建植区和天然草地修复治理区。发展路径是按照“连片种植”或“整村推进”模式,建设优良牧草生产基地;通过围栏补播育草,鼠虫害防治等进行草地修复与保护。到2020年,草地建设面积达到4000万亩,牧草总产量达到2200万吨以上。

  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经济发展层次

  七大重点工程推进产业发展强化生态建设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是保障京津地区生态安全的战略性工程,是探索我省农业转型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加快雁门关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省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此轮建设,启动了饲草料基地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畜禽良种工程、龙头企业培育、物流体系建设、畜产品安全保障、生态建设等七大重点工程。

  畜禽良种工程和饲草料基地建设是支撑。作为畜牧业的核心,良种建设将围绕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50个种畜场、300个人工授精站,使牛羊猪鸡的良种覆盖率提高到75%、70%、95%和98%。饲草料基地建设,一是修复治理2500万亩“三化”草地,使草地盖度提高到80%以上,载畜量提高1倍以上;二是利用披碱草等耐盐碱草种进行混播,以废弃矿区为轴心建设矿区牧草基地;三是大力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使秸秆利用率达到80%以上;四是调整饲料产品结构,使配合饲料的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

  优质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培育和物流体系建设是关键。到2020年,区域内将建成1000个规模大、标准高的畜牧养殖园区,同时使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0%以上。有了产品,还要拓宽流通渠道。建设50个以“畜产品集聚区、大中城市郊区、主要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大型畜产品物流企业,60个与销地批发市场对应的畜产品储备基地或活畜待宰场等,就是要为畜产品的生产、储备、运输和均衡供应提供保障。同时,雁门关区将以都市经济圈为重点,通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建设、畜禽生产性能测试站增建、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重大动物疫情预警指挥系统完善等,构建覆盖城乡一体化的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

  生态建设是基础。雁门关区干旱少雨,自然气候恶劣,新一轮生态区建设将在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首都水资源保护、天然林保护、小流域治理等生态骨干工程的同时,实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镇绿化、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城市绿化等六大工程,进一步促进生态、人居与生产环境的改善,提高生态文明程度。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