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建设美丽乡村从恢复伦理开始

2014年09月18日 11:06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参与互动(0)

  改革开放30年来,许多农民工离开家园,到大城市支持都市的各种公共建设。最近乡村建设成为中央有关会议最为重视的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如有正确的美丽乡村建设计划,许多离乡背井的农民工,就像鲑鱼返乡般,可以回到自己的原乡,过着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而安定的农村才是安定社会的基础。

  建设美丽乡村其实并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恢复农民对土地的感情,重新建立起土地是人类母亲的血缘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中国的乡村有两个隐忧,一是许多老农舍已经不符合现代化生活条件,于是农民渴望拆除老宅,渴望重建成为楼房,但因为缺乏好的设计,一味模仿城市里低劣的楼房。

  由此一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的野蛮扩张,中国传统那些依循当地自然条件、文化特色及地域风土人情所自然形成的风土建筑,不仅会快速消失,连可以参照的原型及生活方式都难以重现。

  很多人从骨子里喜欢拆除老房子,总觉得斑驳的墙面、老旧的屋瓦显得穷,不把老房子拆得精光、重新改建,觉得不够光宗耀祖。过去的砌砖工匠比现在的人有耐心,许多老房子的砖墙非常美丽,拆除了真可惜。

  人类的聚落及城镇发展多半与所处时代密切相关,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聚落,受限物资及技术,是逐渐形成有机成长的,可以看见民宅的建筑风格,所有的新建与改建都有迹可循,就像年轮可看出当年的气候及环境条件。

  就在改革开放这短短30年间,我们改变了许多风貌及地景。透过资金、技术的强势入侵,大量拆迁老建筑,快速地兴建出同一风格、式样、建材的居民楼或社区,除了地点感、邻里意识消失殆尽外,更多是那种时间所沉淀的生活质感与美感,再也找不回来了。

  其实,在高度文明国家,那些稀少的工业厂房、老旧的住宅已经成为抢手的资源。再豪华的现代化建筑材料、再优秀的建筑师,也设计不出来老砖墙、老梁柱、老木窗、老的天窗,更重要的是那种时间所积累的时代感与历史感,那种新旧杂陈的风貌,会让生活空间更有意境、更丰富、更有乡愁味道。

  此外,另一个隐忧是土地伦理的快速沦丧。中国一直是农业社会,许多老的乡村聚落并不是伟大的规划师或政府官员纸上绘制出来的,更多其实是人与土地互相依存,再历经千百年时间所自然孕育演化出来的。

  无论是过去的阡陌小道、房舍聚落形式,还是农田与保护林带、河流与丘陵,这些乡村聚落里面所蕴涵的最为珍贵的终究还是人与土地的伦理关系。

  现如今,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一些盲目的、错误的拆迁把邻里关系、人与土地的情感全给破坏了,这种关系一旦破坏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一旦人与土地的伦理关系丧失了,自然也不会珍惜生活环境,这也是农村环境污染的开始。

  总之,广大美丽乡村建设者、决策者需要明白的是:建设美丽乡村最重要的还是要恢复农民爱护土地的情感及伦理认知。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政协)

  ■戎章榕/文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