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际能源“轴心”转移下的中国之路

2014年10月14日 14:12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参与互动(0)

  过去半个多世纪,盛产石油的中东一直是世界能源轴心,任何异动都可能在国际能源市场掀起波澜。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供需的变化,世界能源格局可能正在发生深刻而深远的变化。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近期有望确认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液化石油气的最大生产国,美国石油日产量已由2011年的800万桶上升到接近1200万桶(该数字包含天然气液体,如乙烷);而就在几天前,俄新网发布消息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计划于2021年在圣彼得堡召开天然气领域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全球天然气大会,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俄方亦在谋求扩大自身在自全球天然气领域的话语权。

  国际能源“轴心”之争日趋激烈,在这场激战中到底谁可以拔得头筹?就相关问题,《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了国际关系论坛主编,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黄日涵。

  “能源轴心”之变

  《中国产经新闻》:当前,一方面美国取得页岩气革命胜利,并且积极关注影响石油出口政策,液态石油也有赶超沙特之势;另一方面,俄罗斯积极采取能源措施以应对欧美制裁,并计划于2021年在圣彼得堡召开天然气领域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全球天然气大会,您认为,未来的世界能源轴心是否会在美国或者俄罗斯中产生?如果不是的话,能否请您预测一下未来的国际能源轴心?

  黄日涵:随着页岩油气资源开发的逐渐发酵,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球能源格局轴心将从中东向西半球转移,并且呈现“需求东移、供应西移”的趋势。然而全球范围内出现单一能源轴心的情况却很难实现,今后的能源供应依然会是多中心齐头并进的局面。

  2014年9月28日彭博社消息显示,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埃克森美孚一起在北极Kara Sea地区钻出油井,表明该地区可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产地之一。俄罗斯石油公司表示,该油井约能开采10亿桶,周边地区类似的地质状况意味着周围地区的储油量可能超过美国在墨西哥湾的开采量。

  此外,美国页岩油和页岩气的开发,使得页岩油气成为国际能源界的力量改变者,预计2020年美国能源自给率将突破85%。在过去两年中,虽然出现了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的局势动荡,加上利比亚的战乱、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然而全球原油价格却没有出现较大范围的波动,反而呈现下跌趋势。由此可见,美国崛起成为全球第一石油生产国对稳定市场起到关键作用。

  由此可见,尽管过去半个多世纪,中东一直位于世界石油版图的中心,并影响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但是按目前的勘探开发态势,美国和俄罗斯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能源供应的主要力量,取代传统的中东地区。世界能源中心从阿拉伯世界向西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现在探讨的只是转移时间的长短问题,而不是是否存在可能的问题。

  中国抉择

  《中国产经新闻》:如果能源中心变化,在中国现行的环境下,中国会偏向哪一方面?

  黄日涵:根据目前的国际能源格局来看,短时期内能源中心还将以中东地区为主,逐渐中亚俄罗斯版块、北美版块的影响力会日益凸显。

  从整体国际形势来看,如果能源中心发生变化,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走近的机会会加大。一方面,由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中国与美国在亚太区域的博弈变得日益频繁,尤其是在海洋问题上的博弈变得日益突出。因此,从战略层面的需要来看,中国会更倾向于靠近俄罗斯中亚国家。另一方面,从地缘战略层面考虑,俄罗斯、中亚国家与中国距离较近,油气管道建设成本较低,而且可以规避“马六甲困境”对中国油气资源带来的挑战。

  《中国产经新闻》:页岩气,页岩油,油砂等非常规能源和非化石能源越来越被广泛开发使用,使北美作为能源消费地的同时也逐渐转为能源供应地,国际能源供给和生产中心日益多元化,能源供需格局的变化,对中国能源安全会产生什么影响?

  黄日涵:目前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能源可持续供应面临巨大压力。一方面能源禀赋不高,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人均拥有量较低;另一方面石油对外依存度增速过快,供应安全形势严峻。因此,中国能源安全形势日益复杂。

  从目前油气产地三大战略区域自身的投资环境来看,中亚地区以及俄罗斯政局相对稳定,但恐怖主义活动频繁;中东地区虽然油气资源蕴藏丰富,但中东地区长期以来都是火药桶。而关系到能源供应地转移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国际关系,由于中国的快速崛起,作为既有霸权国的美国与崛起国中国之间的利益博弈变得更加频繁,一旦美国成为能源供应和生产的中心,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因此中国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在能源自给自足上多下功夫,此外需要采用多头战略,在能源进口问题上,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中国产经新闻》:国际能源版图的变化,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黄日涵:能源版图的变化实际上也是国家利益版图的变化,国际博弈的核心往往集中在利益博弈上。因此国际能源版图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海外利益范畴也将发生重要的变化。随着中国实力的日益上升,中国传统意义的安全观将逐渐改变,将出现新的“利益边疆”,中国的利益到哪里,配套就需要跟到哪里,因此,对于研究中国崛起而言,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问题变得日益重要,世界能源版图的变化,也意味着中国的海外利益将发生新的变化,全球的博弈也将随着能源版图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形势的出现也将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国产经新闻》:对中国而言,当前能源对外依赖问题该如何缓解?

  黄日涵:首先,需要强化能源多元化战略体系。周边能源资源今后将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支点。因此, 中国能源外交应重点转向中亚国家、俄罗斯及东盟友好国家, 构建富有建设性的制度性合作框架,形成周边能源安全战略协作机制, 着力打造新时期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归根结底,能源多元化战略需要中国外交的整体思路构建,和多方积极协调来统一完成。

  其次应该积极推进新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新能源技术是实现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把新能源国际合作和节能减排相结合,不失时机地引进国外新能源技术、设备和成果,可以有效提升中国新能源产业竞争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与发达国家的能源对话机制, 阐述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立场,积极争取中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话语权。

  第三, 需要加强区域能源合作,尤其是周边区域。应该充分利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非正式会议、东亚峰会和东盟能源部长对话机制、上合组织峰会等平台, 发挥已有对话机制的作用, 推动构建高层协调机制, 积极开展能源技术合作和交流, 提升能源合作领域和空间。只有实现多层面的区域能源合作,才能有效地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本报记者 杨楠报道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