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长跑

2014年10月20日 16:56 来源:红网 参与互动(0)

  2014北京马拉松比赛19日举行,将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运动员分别参加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比赛。今年的马拉松赛就吸引了中外一共3万名专业选手和长跑爱好者参加,其中参加全程项目的就有2万6千人,半程项目的有4千人。(10月19日《新京报》)

  北京马拉松之火爆或许远超你想象。在笔者这样一个四线小城市的QQ群中,早在几天前就因为北京马拉松的活动而热闹起来,一部分幸运者已到北京现场参加活动。没去的人倒不是首都路途遥远,而是北京马拉松实在太过火爆,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即便报名费从120元涨到200元,依然挡不住长跑爱好者的热情,以至于要让赛会组织方进行摇号抽签的形式来限制参赛人数。据说100个摇号者的中签率是14个,所以说能去北京现场跑马拉松的人都是幸运的。

  把长跑印象再往生活中延伸下。现在微信朋友圈中,用跑步软件来晒运动里程数的分享截图是根本停不下来,末了还要附上一张大汗淋漓后的个人大头照。同时也能经常接到同事朋友相约去跑步的邀请。动作简单的长跑运动不再是校园中“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不堪回忆。相反,在生活中已经有不少人把它当成减压健身的有益方式。而作为国内顶级的马拉松赛事,北京马拉松自然受到跑友们的深度膜拜。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把北马当成一次简单长跑来看待。在此次马拉松之前,就已经有电子商务网站开始打起了这次跑步盛会的噱头。高端的如全掌气垫跑步鞋、GPS运动手表、压缩衣裤等,低端如止汗带、水壶,都已经提前打响了营销战。相关交通、住宿餐饮以及广告推广等,都进行了阵地争夺战。现象级的北京马拉松,让线下的产业者们亢奋不已。

  北京马拉松的全民参与,应被认为是全民体育产业的蛋糕已经做大。这不仅仅是数万人所凝聚的热情,在国家层面上,已经有对体育产业大推力的政策。今年9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中国数十年经济的发展,早就具备了发放体育消费的红利。而拥有百年波士顿马拉松历史的美国,每年在体育产业达到了3000亿美元的总额,远超好莱坞美国大片的年产值。反观中国在此只有几百亿元的产值。

  体育产业中美之间的差距倒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市场将会起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后起发力应该不是问题,中国老百姓对于健康的迫切需求将大力推进此项产业的进行。跑步作为最为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具备发展的无限可能,而一些人才也开始春江水暖鸭先知。譬如2002年亚运会万米长跑冠军孙英杰,现在就已经经营着一家跑步俱乐部,生意很是不错。而她本人也是北京马拉松的拥趸者。

  “诺奖陪跑者”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是个马拉松爱好者,而在日本长跑几乎是国民运动,产生过很多奥运冠军。对比来看,即便北京马拉松是花团锦簇,但是全国性的长跑氛围还是处于萌芽阶段。而对于这个蓝海产业的开发,恐怕也不仅仅是跑步者一个人的事。

  文/谢伟锋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