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青奥会后,蓝天能否依旧?

2014年10月28日 14:04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记者徐小怗 邵艺

  青奥会期间江苏省南京市空气质量非常给力,青奥会后,如何留住蓝天?

  南京市环保局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全市开展的“再干200天”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中环保部门承担的主要职责和今后治理大气污染的主要工作进行解读。

  强化工地扬尘管控

  降尘量持续下降

  根据“再干200天”扬尘控制目标要求,南京市环保局严格落实“工地围挡、道路硬化、裸露地面覆盖、道路保洁、出入口冲洗”和“工地控尘责任公示”制度,以青奥会期间的管理要求继续保持高压严控态势,实施了工地标准围挡率、冲洗台设置率、出场车辆冲洗率等9个100%。

  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钱锋介绍说,9月以来,全市进一步加大了扬尘整治力度,开展多部门联合检查,对控尘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工地,予以通报曝光,一律停止渣土准运和夜间施工许可,并予以红黄牌警示,不得参评文明工地。

  针对渣土运输,南京市同样出台了史上最严厉多部门联合管控措施。重新梳理审验101家渣土运输企业、3490辆渣土运输车辆、35家“五小工程”(小装修、小拆除、小平场、小挖占、小修补)企业和733辆“五小工程”车辆,严格落实密闭化要求,打击各类违规渣土运输行为。

  截至目前,以上扬尘污染管控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从今年起,扬尘管控成效被作为各区和园区政府的一项主要考核内容,考核依靠的数据就是每月的降尘量。

  青奥会后,南京市扬尘污染并未因为工地的全面复工而出现明显反弹,降尘量持续下降。9月,全市国控点降尘均值为4.82吨/月/平方公里,比8月全市工地停工的情况下下降12.5%,同比去年下降了38.4%,降尘量为今年以来最低值,1月~9月平均降尘量同比去年下降17.1%。

  加强监测与考核

  年内公布107位河长成绩单

  “再干200天”水环境综合整治要求,建立玄武湖长效管控机制,实施重点水体常态化引水补水,提高内外秦淮河、金川河等城市内河

  水体环境。

  钱锋介绍说,为实现整治目标,市环保局一方面强化考核通报,对全市107条河长制管理河道开展监测,形成考核通报结果,向市政府报告,向区政府(园区管委会)通报,107位河长成绩单年内公布。

  青奥会期间,玄武湖作为铁人三项赛事的比赛场地,开展了清淤和水质改善工作,玄武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在专项行动中,玄武湖和金川河水质还将有专门的改善措施,环保部门将每月一次对玄武湖东南湖、西南湖、东北湖、西北湖4个监测点位及武庙闸出口断面水质进行监测,单月上旬对玄武湖、内秦淮河、外秦淮河、南河、金川河等城市主要水体开展监测、巡查工作,动态掌握水质情况。不定期开展玄武湖及周边餐饮企业隔油、隔渣设施及企事业单位排污行为专项检查,对违法单位从严从重处罚。

  继续高压严管

  22条措施细化分解

  “南京市环保局在总结青奥会环境保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提请市政府于9月初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提升环境质量的若干措施》,共包含4个方面共22条措施及其实施细则。”钱锋介绍说,主要是从工业污染治理、改善水体环境、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这四大方面发力。

  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要严格控制高污染行业产能,石化、化工、钢铁、水泥等重污染行业企业不得超过批复的设计产能生产,加强钢铁、石化、电力、建材(水泥)、危废处理等重点行业的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管控,实施生产全过程监控试点。

  在改善水体环境质量方面,加快推进入湖河道及周边城中村的环境整治,规范区域内企事业单位排水、排污行为,加强对景区内水面及道路的每日巡查保洁。对玄武湖、内秦淮河、金川河、外秦淮河、南河及河西片区河道实施常态化引水。

  在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工地严格落实9个百分百制度,凡不达标工地一律停工整治;完善黄标车限行电子执法系统建设,年底前实现绕城高速公路限行范围内全覆盖,对违规车辆“有闯必罚”;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责任制,严控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行为。

  在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方面,坚持夜间及节假日巡查抽查和突击检查常态化,对出现的问题将进行严肃问责。

  目前,22条措施已全部细化分解到了南京市各区、园区以及环保、经信、住建、城管、旅游、园林、水利等部门,牵头部门将就各自负责的措施任务完善实施细则并加以落实执行。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