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济南发布PM2.5来源解析结果 本地污染排放占近八成

2014年10月30日 16:56 来源:大众网 参与互动(0)

  济南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主要成分质量百分比

  济南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来源综合解析结果

    (记者 于潇潇)30日上午10点,济南通报本市PM2.5源解析结果。在济南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贡献占20-32%,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68-80%。

  解析结果: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68-80% 二次粒子影响大

  据了解,济南市环保局长期以来持续组织开展颗粒物监测、研究和来源解析等工作。2010年以来,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中国环科院和南开大学等科研单位,将科研项目与日常监测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开展了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研究。研究过程中,监测部门发挥优势,完成了系统的采样、分析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综合运用国内外最先进的源解析技术方法,得出了2010-2013年度济南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的主要来源结论。

  根据分析,济南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贡献占20-32%,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68-80%。在本地污染贡献中,燃煤、扬尘、工业生产、机动车为主要来源,分别占27%、24%、18%、15%,餐饮、汽车修理、畜禽养殖、建筑涂装等其它排放约占PM2.5的16%。

  济南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主要成分为硫酸盐(SO42-)、地壳物质、有机物(OM)、硝酸盐(NO3-)、铵盐(NH4+)等,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22.5%、20.6%、17.1%、12.5%和6.8%。

  根据分析,济南市PM2.5成分和来源呈现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二次粒子影响大,PM2.5中的硫酸盐、有机物、硝酸盐和铵盐主要由气态污染物二次转化生成,累计占PM2.5的59%,是重污染情况下PM2.5浓度升高的主导因素;二是PM2.5的主要源类贡献呈多样化,其污染治理需要多种源类协同控制。

  专家建议:严控四种污染 强化区域联防联控

  2014年5月31日,济南市环保局组织进行了专家咨询论证,广泛听取了国家环保部、中国环科院、北京、上海、天津和重点高校等环保领域领导和专家的意见,研究成果得到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认为本研究监测布点合理、采样规范、分析准确,方法科学、结果可靠。

  专家建议:一是燃煤、扬尘、工业生产和机动车是济南市PM2.5来源的四个主要方面,必须严格控制,尤其要严格管控扬尘和燃煤污染,这也印证了目前全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方向是正确的。二是硫酸盐、有机物和硝酸盐是本市PM2.5的最主要成分,建议在继续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的同时,应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控制。三是区域传输对济南市PM2.5来源的贡献率高达20-32%,要改善济南市空气质量,需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削减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四是PM2.5来源解析是重要的基础工作,随着大气污染防治的深化,污染特征还会发生变化,需要持续开展常态化源解析研究工作。

  未来举措:优化产业结构开展污染治理 加强区域合作

  基于济南市环境空气PM2.5来源解析结果和专家建议,为实现济南市环境空气显著改善的目标,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推进余热供热替代和“煤改气”项目,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拓宽清洁能源渠道,力争实现2015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不增反降。

  二、优化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推进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落实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排放标准,倒逼污染企业转型升级。

  三、深入开展扬尘污染治理。继续落实《济南市城区建设扬尘治理集中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措施,加大城市植绿造绿力度,推进生态隔离带建设。

  四、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积极构建以公交为主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严格机动车环保检验和环保标志核发制度,强化在用机动车环保管理;积极推动车用油品配套升级;加快黄标车淘汰进度。

  五、加强颗粒物气态前体物的控制。以燃煤、工业和机动车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对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细颗粒物前体物的排放源控制。

  六、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为契机,加强区域协作,构建环保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改善省会城市群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七、开展常态化颗粒物来源精细解析,不断更新完善污染源清单动态技术,为科学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