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期待APEC蓝成为常态

2014年11月15日 10:44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保持优良。 本报记者邓佳摄

  文雯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已经圆满落下帷幕。会议期间,北京等地的蓝天让人欣喜,“APEC蓝”一下子成为热词。人们在享受蓝天白云的同时,也增强了彻底治愈城市污染顽疾的信心。

  这次空气质量保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圆满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点出了根由:“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好,是我们有关地方和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我要感谢各位,也感谢这次会议,让我们下了更大决心来保护生态环境,这有利于我们今后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更好。”他还表示,“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这既是国家领导人对污染治理工作表达的期望和决心,也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保障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对东道主来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在会议期间,环境保护部组织十几个督查组分赴各地进行检查,华北多地采取一系列保障蓝天的严格措施,启动重污染天应急预案。事实证明,治霾并非仅靠“天帮忙”,“人努力”非常重要,人为减排控制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人为干预能够治污减霾。

  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成功,可以为城市环境管理提供经验,也给各地回应治理雾霾的公众诉求提供了一次实战演习的机会。尤其是重污染天应急预案的实施,考验了管理部门的联动性、执行力和督查力度。这些经验应该得到很好的总结、继承和发扬,变成长效措施。

  APEC会议期间,北京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污染大幅度减少,关键在于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其中有一些是应急性的、非常态的,如工地停工、企业限产停产、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但是,有一些措施其实是可以常态化的,如严格执法监管,细化管理措施,对超标排放企业依法严格处罚直至停产关闭、严格问责等,在会议之后应进一步完善强化。

  此次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成功,也证明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从长远看,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蓝天白云的期待,政府还需要加大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业,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只有发展方式转变了,蓝天才会永远相伴。

  APEC会议结束了,但是治污减排不应松懈下来,我们应持续保持环境治理的高压态势,将治霾进行到底,使“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