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水抵京通水倒计时 京津冀拟建一体化供水体系

2014年11月19日 11:22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从湖北丹江口到北京团城湖,途经1276公里,江水终于进京。对于人均水量只有全球1/80的北京而言,已苦盼“南水”多时。昨日上午,十余名市人大代表组成的南水北调建设工程视察小组,分别前往郭公庄水厂、大宁调蓄水库、大宁调压池、南水北调调度指挥中心以及团城湖调节池进行视察。南水北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已引水入京,但目前尚在测试阶段,待“试水”结束后,将正式通水。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水饮用十分安全,水价则将由国家统一研究制定。

  南水已到家门口

  北京商报记者从现场看到,无论是已试运行多日的郭公庄水厂还是南水进京第一站的大宁调蓄水库等,都已准备就绪。“按照国家计划,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即将正式通水。目前北京已做好接水各项准备工作,首批接水配套项目都能正常运行。”南水北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在现场指挥部的多个监控屏幕上,可看到南水进京的各关键设施的运转情况,也许因为有了此前数十载的等候,让人在屏幕前能够感受到几分临阵前的紧张。

  据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范围包括河南、河北、天津、北京,中线工程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以下简称“亿方”),北京净收水10.5亿方。

  在南水北调现场指挥部,北京商报记者还看到了一张南水入京线路图,清晰显示北京段工程起自房山北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长80公里,除末端800米团城湖明渠外,全部为地下管涵。北京段共10个单项工程,这样的进京路线也解释了为何南城居民将率先喝上南水。

  北京难改缺水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南水对于北京的意义远不止“解渴”这么简单,而是京城形成完整供水格局的重要一步棋。在2020年,南水北调中线三阶段任务完成后,北京将实现本地地表水、地下水源和外调水源“三水联动”的供水格局。南水主要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将为中心城和新城20座自来水厂提供水源,占城市生活、工业新水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与现有城市供水系统联网后,供水范围将达到6000平方公里,基本覆盖全市平原地区,涉及除延庆以外的15个区县。

  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状况是,即便得到10亿方南水,京城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仍难得到根本改变。数据显示,北京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7.4亿方,但1999年以来年均水资源量仅21亿方,而2013年的用水量为36.4亿方,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中线通水后,水资源紧缺形势得到缓解,但缺水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外调水通道也非常单一。

  另一组被广泛引用的数字更令人忧心,世界平均人均水量是8000立方米,中国的人均水量是世界人均水量的1/4,而北方地区只有几百立方米。北京现如今的人均水量则达不到100立方米,天津、河北也仅在200立方米左右。

  京津冀拟建一体化供水体系

  “由于北京日趋严重的用水紧缺局势,国务院2003年批准提前建设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该工程自2008年9月正式通水后,六年来,北京已连续4次从河北水库应急调水,累计收水量超过16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南水对北京的发展是必须的,并将成为首都供水的新生命线,使密云水库保证了必要的水量储备。”

  不过,缓解区域缺水现象不能仅靠外力,这已成为业界共识。此前有消息称,京津冀地区将研究如何统筹水资源调配,先把水资源底数摸清,再在国家战略基础上,遵循水资源规律,协调配合,实现低水低用、高水高用、一水多用、循环利用,达到高效用水的目的。

  对上述消息,南水北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予以证实并表示:“下一步,北京将依靠国家调水战略,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与天津和河北建立水资源供水体系,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和调水供水工程格局,联合建立区域水资源储备体系、应急保障体系和区域水生态修复体系。”

  另外,参与昨日视察的市人大代表朱玉岭也认为,解决北京缺水问题,不仅要调来水,还要继续坚持节约用水,同时采用更为合理的水价定价方式,否则再多远水都难解近渴。

  北京商报记者 肖玮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