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ST二重1.57亿募集资金补血 难解偿债压力

2014年12月02日 13:5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2014年马上就要过去了,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下称“中国二重”)及旗下上市公司*ST二重(601268.SH)背负的巨额债务,仍迟迟得不到妥善解决。

  12月1日,中国二重对外发布“关于*ST二重关于使用部分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及*ST二重关于召开2014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等事项的公告。*ST二重在公告里称,“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拟将该项目的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并根据公司实际经营需要使用该资金。

  该公司所说的项目,是IPO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的工业炉窑全面节能改造项目。该项目自2008年开工,目前,项目中的炉窑改造部分已完工,剩余锅炉房改造部分的内容正在实施收尾,预计可在2015年上半年完工。*ST二重表示,因市场环境变化,该公司大幅压缩原有投资规模和投资项目。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0】64号”文《关于核准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核准,*ST二重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3亿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8.5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25.5亿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4.92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约4.05亿元)。

  其中,工业炉窑全面节能改造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金额为3个亿,截至今年10月,该项目累计使用IPO募集资金1.43亿元,剩余金额为1.57亿元。“此次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将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加强经营管理能力、产品结构转型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ST二重说。

  不过,相比于*ST二重的糟糕资金现状,这次“补血”很可能是杯水车薪。

  眼下,中国二重及*ST二重的资金极度紧张,不仅贷款本息出现逾期,到期商业承兑汇票也不能按期兑付。截至今年11月26日,*ST二重及其控股子公司累计银行贷款等债务有44.95亿元逾期。

  由于银行贷款逾期,已经有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及汇丰银行提出了诉前保全,要求查封、冻结该公司多达20.58亿元的资产。

  12月1日,中债资信评级业务部分析师吴仕锦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重型机械具有明显的重资产特征,固定资产的投资支出对该公司形成大量的债务负担;同时,*ST二重自2011年出现亏损,2012年及2013年亏损面较大,对所有者权益形成侵蚀,双重因素导致这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

  在吴仕锦看来,除行业景气度的影响外,*ST二重在产品结构、成本控制等方面也有明显劣势。“产品结构方面,公司主导冶金装备制造,但近年来冶金行业产品严重过剩,冶金装备较其他装备的需求更显低迷,致使公司订单量明显下滑、产能严重放空,成本控制方面,公司的订单严重不足、固定成本高企(包括固定资产和人员负担等)、产品原料消耗居高不下,导致毛利率自2012年起持续为负。”他说。

  吴仕锦还表示,此次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仅1.57亿元,远不足以覆盖该公司的短期债务,“仅能补充一定的营运资金需求,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对公司长期的发展趋势无明显影响”。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自2010年2月踏入资本市场算起,*ST二重上市仅4个年头,但这家公司有3年在持续亏损,不仅早早被“披星戴帽”,更面临着退市的风险。“2014年,*ST二重仍将处于亏损状态,预计亏损额仍将在20亿元以上,而该公司退市也是大概率事件。”吴仕锦说。

  不止是*ST二重,中国二重的债务难题同样无解。

  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中国二重本部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逾期共计1.96亿元,其中,2866.98万元本金为1年期贷款,1982.10元本金为到期应偿还的14年期贷款,1.45亿元本金为银行宣布提前到期的3年期贷款。

  除此之外,中国二重公司还为*ST二重逾期的5.25亿元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及到期融资租赁本金及租金逾期1867.48万元提供担保,以及为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逾期的4320.65万元银行贷款本息提供担保,该公司需按照保证合同规定履行保证责任。

  “这些银行贷款本金逾期事项将对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造成不利的影响。”中国二重方面如是称。目前,中国二重已经进行了会计变更:以今年9月30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为基准测算,2014年年度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调整后,对该公司本年度损益影响约负4.6亿元左右。张国栋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