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市场机制缘何难入管网?

2014年12月16日 15:01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见习记者张蕊报道 一直以来,城市管网的建设和维护资金是个大问题。城市管网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我国城市基本上都是由当地政府出资,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就基本决定了排水管网的建设能力和规模。

  然而仅靠政府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管网建设的需要。社会资本为何对管网建设总是望而怯步?本报记者对此采访了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

  城市排水管网为何难市场化?

  目前只能用间接的指标,并通过与政府的相关责任结合来促进排水管网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排水管网属于沉淀资产,难有企业按照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介入

  记者:城市管网有什么自身特点?这些特点是否影响管网市场化?

  薛涛:管网问题具有复杂性,可以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经济属性3个角度进行解读。

  从社会属性来讲,城市排水管网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它的社会属性是全公益性质。不同于市场化的污水处理厂BOT模式,后者有明确的项目边界,有输入、输出、考核指标和定量评价。

  而如果将这些评价指标在这些在管网领域施行很困难。目前只能用间接的指标,并通过与政府的相关责任结合来促进排水管网的市场化。

  在自然属性方面,城市排水管网是一个大的系统,与污水处理厂并非都是一一对应的服务关系。排水分区和转运输送与污水处理厂末端可能是一一对应的,但是一个行政区域的排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可能是一套管网对应多个污水处理厂。

  在经济属性方面,排水管网一般被定义为城建资产,往往不会产生升值效益,属于沉淀资产。

  由于管网具有不确定性,管网资产不是按照公里、年代、材料计算,而是按照功能进行折算,经济上难以进行定量评估和计算,因此很难有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按照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介入。管网建设运营目前还没达到服务或特许经营的层面,只能到达劳动力或者劳务外包的层面。

  管网建设运维投资者为何不愿参与?

  政府缺乏形式灵活的融资方式吸引投资者建设管网,造成大部分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滞后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厂网一体化有利于管网运营,但推进难度大

  记者:哪些因素导致企业不愿投资管网建设?

  薛涛:由于政府部门缺乏形式灵活的融资方式吸引投资者建设管网,造成了大部分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滞后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情况。后期管网的运行及养护维修也需要有固定的资金投入,而依靠国家单一的投资渠道无法完全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排水管网的资金收益与运营相结合。排水管网基本上由政府出资建设,政府拥有资产权。而目前管网的运营单位很多是事业单位,即政府在拥有资产权的同时拥有运营权。值得注意的是,事业单位依靠政府拨款,没有资产概念,没有资产评估,投资难以回收。

  记者:现在的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在运营中存在哪些问题?厂网一体化有何现实障碍?

  薛涛:目前的污水处理厂BOT经营忽视了排水管网,人为切割了BOT的污水处理厂和管网。

  其实厂网一体化经营对管网运营具有优势,可以解决资产和运营权适当分离的问题。但是由于目前管网资产基本由政府投资,如果运营权与BOT的企业合为一体,则会导致管网运营权和资产权不统一。

  即使推进厂网一体化,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BOT的年限问题、管网收费问题、回报率问题、TOT的委托运营方法等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