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两年“苦恋”告吹无赢家 威华股份稀土梦碎谜团揭底(4)

2015年02月17日 07:4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重组败局没有赢家

  随着终止重组的消息曝光,失去了“稀土光环”的威华股份不可避免地将出现股价的异动。事实上,早在上会失败之后,威华股份的市值已经大幅缩水,而如今,投资者的损失将会进一步加重。

  在股价急坠之际,威华股份实际控制人李建华的减持成了无法回避的问题。2014年6月30日至2015年1月6日,李建华及其女儿李晓奇累计减持威华股份36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4383%,合计套现约8.31亿元。在重组失败之前套现了巨额的资金,李建华被部分股民看作是这段“稀土恋”的最大赢家。

  更让投资者猜疑的是,威华股份实际控制人违反了交易规定,在减持比例达到公司总股本的5%以后,并未发布权益变动报告,而继续卖出股票。深交所决定,2015年1月13日—2月26日,对李建华和李晓奇的相关证券账户采取限制交易措施,限制在此期间卖出威华股份股票。

  有投资者还翻出了深交所互动平台的交流信息,威华股份曾表示“李建华减持是为了重组筹集资金”,而公告内容中又称其减持是“个人财务安排”。一位投资者质疑:“前后说法不一,李建华持续套现8亿多元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

  威华股份一位高管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公司了解,李建华减持股份所获得资金主要用于补充其控制下的关联企业日常流动资金及个人投资理财。他强调:“在公开披露的《重组报告书》中已经提及,李建华及一致行动人可以继续通过股权质押融资、适当减持部分股票等方式为债务清偿提供部分融资或担保。”

  上述高管介绍,2014年,公司将梅州中纤板厂的房屋建筑物和构筑物、土地使用权及部分机器设备、车辆等资产,以市场公允价格转让给李建华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转让价款4156万元。这也是置出资产的工作之一。

  “赣州稀土借壳的重组方案设计得比较特殊,要求威华股份控股股东掏出20多亿资金置换资产,实现净壳转让。由于资金需求量大,这就导致控股股东必须提前通过减持筹措资金。”一位参与此次重组的人士介绍。

  重组预案约定,威华股份控股股东用20.15亿元的现金将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负债购买置出,支付的时间是证监会审核批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后一年半内。考虑到还需要偿还上市公司的银行债务近7亿元,控股股东实际需要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为重组的实施筹措支付约28亿元的现金。

  上述人士解释称,按照相关规定,控股股东半年内减持比例不能超过5%,即2453.52万股,按照25元/股的股价计算,减持获得现金为6.13亿元。“如果等到重组过会之后再实施减持,控股股东一年半通过减持筹措的资金大概只有18亿元,仍然存在约10亿元的缺口。当然,通过关联方提供资金,以及质押融资也可以获得资金,不过获得的资金非常有限。其中,威华铜箔的现金支付能力有限,股票质押融资获得的资金大概是市值的三成,如果是涉及重组的股票,融资的比例将会更低。”

  一位长期从事投资者维权的律师认为,大股东减持的前提是需要符合相关交易规定,对于减持理由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威华股份控股股东减持的核心问题在于,做出减持的决策依据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比如提前获知重组失败,或是其他可能导致股价波动的信息,这需要监管部门进行核查和确认。

  巧合的是,在李建华1月初减持之后,威华股份1月14日接到了证监会重组上会的通知。对此,威华股份高管解释称:“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控股股东,都不可能提前知悉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何时上会,也不可能提前获知重组并购审核的结果。”

  尽管通过减持,李建华套现了部分资金,但是随着赣州稀土借壳重组终止,他的身价也必然随着威华股份的股价下跌而缩水。与此同时,威华股份将会继续以中纤板加工作为主业,由于行业整体处于产能严重过剩,公司基本面短期内恐怕难有起色。

  “目前,中纤板整体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未有改观,市场竞争仍然激烈,行业内大打价格战以及对主要原材料木材的无序掠夺的现象依然存在,产品价格一直持续下降。”威华股份董秘刘艳梅介绍,在行业竞争不利的局面下,公司通过降耗挖潜和提高设备运转率,2014年经营业绩预计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

  刘艳梅表示,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工作耗时近两年,公司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现在重组终止的结果是公司不愿意看到的,对此公司感到非常遗憾和失望。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威华股份将继续专注于林板一体化经营,充分利用自有林木资源和地域优势,通过开源节流、节能降耗,进一步改善公司整体盈利状况。

  作为交易的另一方,赣州稀土失去了资本市场的跳板之后,获取环保改造、资源收购等资金的渠道,变得更加狭窄了。

  在1月28日工信部重点稀土省(区、市)和企业工作会议上,赣州稀土方面表示,“赣州稀土集团作为赣州市内唯一的稀土采矿权人,拥有全国离子型稀土50%以上的生产配额,产量居全国之首。但是,由于集团成立时间不长,成立初期主要精力在整合市内稀土资源和冶炼分离企业、规范赣州市内稀土行业开采秩序方面,集团在稀土深加工和应用方面投入较少,产业链条延伸不足,集团暂时呈现‘前重后轻’的局面。”

  按照赣州稀土划定的时间表,赣州市内稀土企业的整合并购工作预计在2015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最终形成由赣州稀土集团主导赣州市内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的格局。时间如此紧迫之下,此时借壳上市融资的大门关闭,非但赣州稀土的整合进程将因此延缓,引发的连锁反应还可能令赣州稀土向下游产业链的拓展步伐大大放缓。

 

  □本报记者 刘兴龙 任明杰

【编辑:吕思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