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宁夏制定农村环保制度 环保设施运行费纳入县财政

2015年03月30日 14:55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

宁夏回族自治区多措并举整治农村环境,使全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图为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 崔万杰摄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张平 崔万杰

农村环境“脏、乱、差”是全国各地的“通病”,但在宁夏,这个顽疾正在被根治。10多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多措并举整治农村环境,使全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更可贵的是,当地村民改掉了垃圾随手扔、污水出门倒的生活习惯,自觉维护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

10多年来,宁夏坚持农村环保领域改革和探索,农村环保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

讲究生活品质

路边有垃圾箱,建起污水处理设施,农村跟城里一样讲究

3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贵镇金贵村。

推开村民陈富民的家门,记者看见,青方砖铺设的院落整齐干净、角落里堆放的煤块用篷布遮盖着。

陈富民家是一幢二层小楼,屋内液晶电视、冰箱、皮沙发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以前可不行,没有下水管道,做饭、洗脸等生活污水统统门前随手倒,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苍蝇乱飞。最尴尬的是上厕所,夏天臭、冬天冷。现在好了,做饭、洗澡、上厕所,通通有下水管道。”陈富民介绍道。

路边的垃圾箱不但改变了村里的生活环境,也改变了村里人的生活习惯。陈富民说:“以前家里脏无所谓,但现在谁家脏了都会被村民笑话,村民都比着看谁家干净,农村人跟城里人一样讲究了。”

柏油路面的村道上看不见垃圾,村道两边整齐地摆放着天蓝色的垃圾箱,墙面粉刷着醒目的保护环境的标语,各家各户门前拴牲口、堆草垛的景象被绿树和青菜代替。记者探访发现,与陈富民家相比,其他村民或许在生活条件上有所不同,但家里都是同样的干净整洁。

“从2010年的农村环境整治到去年的美丽乡村建设,贺兰县的农村真是越变越美,越变越干净。”金贵镇副镇长哈晓康说。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统计显示,近10年来,宁夏有超过300万农村人口生活环境发生了类似的变化,占宁夏农村人口的2/3以上。

“别小看这个小污水处理站和垃圾中转站,它解决了村里人的大问题。”看着金贵村小型污水处理站和垃圾中转站内忙碌的村民,贺兰县环保局副局长强玉梅介绍,2010年,贺兰县投资780万元建设了金贵镇农村污水处理站和垃圾中转站,两站每年运行成本就达20多万元。

“虽然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解决了金贵镇两万多人的生活垃圾和1万多人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强玉梅说。

记者驱车行驶在金贵镇的乡道,垃圾箱统一建造,乡道、庄户周围干净,很少见到垃圾。“我们一天要保洁3次。”一位保洁人员介绍说,现在庄户门前都有垃圾池,附近有中转站,县上有填埋场,每天都有专人负责保洁、运输、中转和填埋。

“以前没有垃圾池,没有下水管道,只能随手泼脏水、倒垃圾,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习惯,生活环境也因此脏、乱、差。现在好了,垃圾和污水都有了去处,生活环境变好了。”金贵村村民笑着说,垃圾箱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成改变了大家的不良习惯。

驶入快车道

再整治1322个行政村,实现农村环境整治全覆盖

金贵村只是宁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通过实施农村连片整治和综合整治项目,宁夏所有行政村都建设了较完备的环境基础设施。

2002年,宁夏尝试用沼气等新能源带动农村生态循环,拉开了农村环境整治的序幕。2006年,宁夏成为率先在全国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省区之一,农村环境治理工作驶入快车道。

2010年~2012年,国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累计投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资金10亿元,将沿黄河区域、生态移民区和南部山区黄河支流区作为环境整治的重点区域,对339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有效保护,建设村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90座,铺设集污管网999公里,建设垃圾中转站与填埋场172座,购建垃圾箱(池)16.6万个,发放垃圾收运车4897辆(包括人力车2333辆),使全区22个县(区)及农垦系统的1040个行政村的1/3以上人口受益。

2013年,宁夏再次被列为全国全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省区之一,用3年时间安排资金9亿元,整治宁夏剩余的1322个行政村,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

目前,银川、石嘴山两市已经提前一年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今年年底,宁夏将完成所有行政村的环境整治工作,使全区所有农村人口全部享受到农村环境整治带来的“福利”。

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带动下,配之以生态移民战略规划出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年)》,制定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等27项制度和技术标准,填补了地方农村环保技术标准的空白。

塞上农村就像俊俏的村姑拭去灰尘,露出靓丽容颜一般,告别脏、乱、差,开启了美丽乡村之旅。

截至2014年,宁夏累计创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及生态村221个,其中国家级生态乡镇22个、国家级生态村4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87个、生态村108个。

开出治污良方

出台废弃物处理暂行办法,确定管理责任主体

“山绿了,树多了,路上没有垃圾污水了,庄户干净了,农村人讲究卫生了。”

2013年以来,宁夏自治区环保世纪行连续两年将农村环境治理作为主题。个别垃圾中转闲置、农村污水处理厂设施停运、垃圾箱损坏多日无人维修。这是当年记者跟随环保世纪行视察组见到的景象,国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搭建好了农村环保的平台,但若要好戏连台,并非易事。

随后记者获悉,出现这种“环保设施成摆设”的现象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运行维护费用高,宁夏各地原本资金就紧张;二是缺乏统一的农村环保长效管理机制;三是个别地方政府不够重视。

2014年8月,经过两年努力,多部门联合起草制定的《宁夏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了,为有效解决农村环保长效机制问题开出一剂“良方”。

一项“简单”的制度,历经两年,涉及自治区人大、政府、财政厅、环保厅,乃至县(市、区)、乡镇政府等方方面面,也正是这种“碰撞”,才让宁夏农村环境治理之路越走越踏实、越走越宽敞。

“《办法》共17条,全文虽寥寥千余字,却明确地指出了农村治污设施维护运行经费保障的渠道,这是《办法》最具亮点的部分。”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禄胜指出。

《办法》实施将近半年,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纷纷制定出台了本辖区农村环保长效机制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全区22个县(市、区)有半数以上已经明确建立农村环保长效管理机制,将农村环保设施运行维护费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如彭阳县明确了农村环境整治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建立了县财政、乡镇集体经济补助、村民义务缴费、企业事业单位捐助等途径的经费管理机制,对经费申报、审核、拨付及监督做出了明确的程序规定。同时,彭阳县实行了县级月查、季度汇总、年终综合评价的考评工作机制,每年对运行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考核排名末尾的乡镇,下年度按乡镇应安排数额的15%予以核减。

目前,宁夏不仅初步解决了一大批行政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今后还将通过立法和行政改革,探索解决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