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破解“垃圾围城”是场持久战

2015年07月14日 07:5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丁建庭

  “垃圾围城”是城市治理无法回避的难题,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面对的挑战更大。从2012年开始,广州把破解“垃圾围城”的重点放在了垃圾分类上。“经过3年奋斗,广州已取得垃圾分类这场‘硬仗’的阶段性胜利”,广州市市长陈建华日前宣布了这一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同时也明确了这场“硬仗”的胜利时间表,“还要等到2017年”。

  广州是一座城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在传统的填埋处理模式下,城区生活垃圾早已经“无地自容”。数据显示,广州每天需处理生活垃圾2.26万吨,但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不堪重负。一边是垃圾与日俱增的势头丝毫未减,一边是新建大型垃圾焚烧厂进展缓慢,“垃圾围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治理“硬骨头”。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政府不重视垃圾不行,不科学处理也不行,不尊重民意更不行。在纷繁复杂的垃圾治理意见中,垃圾填埋场因为土地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制约而不可能无限制扩大,垃圾焚烧厂选址因“邻避效应”而进展缓慢,唯有推行垃圾分类才能最大程度上获得政府和公众认可。而且,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和填埋有百利无一害。这应该是广州这些年坚定不移推行垃圾分类处理的最重要原因。

  尽管垃圾分类对于不少人来说还属于一个超前生活习惯,但对于广州城市治理却是一个正确选择。3年来,广州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每年7月10日都要召开动员部署会议,足见垃圾分类在广州城市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如今广州市垃圾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截至6月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社区达781个,生活垃圾分类合格社区达1247个,合格机团单位达270个,学校垃圾分类示范基地达1374所;大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成功落地并有序推进建设,已建成项目运营管理不断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成效显著,累计规范建设回收站点3100个,试点建设了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项目6个。咬定青山不放松,经过几年努力,广州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和广州特色的垃圾分类处理的路子,今年4月更是进入了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行列。

  广州垃圾分类的“阶段性胜利”让人振奋,但远未画上休止符。因为垃圾分类说到底有赖于人们的行动自觉,这如同遵守交通规则、按顺序排队一样,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广州市人大代表曾视察过垃圾分类情况,结果在不少地方发现“明察的效果普遍不错,暗访的地方基本没分类”。也就是说,现在的垃圾分类还远没有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虽然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比较一致,但很多人并没有形成“人人有责”的公共意识。无数经验告诉我们,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历来颇费周折。这也就注定了垃圾分类要打场持久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达成,而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现在距离2017年真正的“胜仗”时间已不多,破解“垃圾围城”的任务依然无比艰巨。但只要广州啃下“垃圾围城”硬骨头的决心不变,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的思路不变,并且坚定不移地推广下去,终有一天会完全“内化”为市民的自觉行动。这是公众期待中的真正“胜仗”。

【编辑:吕思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