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侨乡福建永春一位山村教师40年的坚守

2012年04月28日 14: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永春4月28日电 题:侨乡福建永春一位山村教师40年的坚守

  作者 施由森 姚德纯

  再过2个月,福建永春的山村教师张文忠,就要离开他执教了26年的达埔镇乌石小学,离开他坚守了40年的教师岗位,离开大山。

  “回首近40年的教学路,我问心无愧。即使退休后,我依然会情牵这山沟沟。”张文忠感慨地说。

  不顾家人反对 大山里当“孩子王”

  张文忠家在达埔镇金星村,1973年,21岁的他高中毕业。张文忠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可以赚更多钱的机会,选择到离家百里远的大山深处的坑仔口镇西坪小学苏坑分班,当起了民办教师。

  当时,山里的学校条件异常艰苦,到处是陡峭的山崖、崎岖的山路,学校的房屋也四处透风,很多老师都不愿待下去。张文忠说,“看到村民们期待的眼神和孩子们渴求知识的大眼睛,自己就不忍,选择留了下来。”

  “当时张老师一个人住在学校,生活艰苦,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竹林水,用三块石头垒成小灶烧水做饭,用两条长椅加一块木板做了小床。”一起共事过的同事官联辉回忆起那时的生活条件还直摇头。

  虽然辛苦,但张文忠却过得有滋有味。1978年,张文忠被调到荷殊分班任教,这是一个产煤区,民众只顾着挖煤赚钱,几乎没上过学,很多人是文盲。在乡里的提议下,张文忠义务办了一个夜校扫盲班。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杂费负担,张文忠常常背起柴刀上山砍柴,种茯苓,自己修补桌椅。没有电,张文忠就自制了很多盏煤油灯,让学员们晚上学习可以用,并坚持每周一至周五晚上都上课,让夜校办得有声有色。

  “没有张老师,我们就不认识字了,就无法跟人做生意。”如今,很多荷殊煤矿主说起张文忠仍充满感激。

  由于长期以校为家,一心扑在孩子们的学习上,张文忠对家庭无暇顾及,再加上当时交通非常不便,一年难得回家几次。张文忠婚后第三年,妻子发出最后通牒。最终,张文忠选择了大山,选择了那些离不开他的孩子们。他的母亲也因此大病了一场。

  “至今想来,我不仅对前妻有愧疚之感,对母亲更是亏欠太多。”说到这里,张文忠眼里噙满泪水。

  扎根深山 为孩子再苦也愿意

  1985年,张文忠考上永春师范学校民师班。两年后,他被分配到家乡所在地达埔中心小学。

  达埔镇下有一所学校叫乌石小学,离镇区20多公里,是永春与安溪毗邻的边远山区学校,办学条件差,但村里的学生人数在达埔中又是最多的,每年的教师安排都让学校很头痛。

  按规定,有多年山区校任教经历的张文忠可以不必去乌石小学,但他还是主动请缨到乌石小学任教,“多年扎根山区教育,让自己深深爱上了山里的孩子”。

  由于离家远,张文忠长期住在学校里,每天傍晚吃完饭后,他就到学生家中去家访,也因此,他对村里的学生情况了如指掌。

  “一个也不能少,不能让山里的孩子因为无法交学费而辍学。”为帮助贫困学生,张文忠每次总是用自己的工资先垫付,其中有个别学生到工作后才把学费凑齐还上。

  就这样,张文忠在乌石小学一待就是近30年,学生一届一届地毕业,而他依然坚守着。前几年,张文忠患上了高血压和酸腿痛,走远路辛苦,学校想让他到镇区学校,但他却笑着说,“年龄虽大了,可我的身体还行,这里离不开我,我更舍不得离开这里。”

  如今在乌石村,很多家庭父子两代都是张文忠的学生。近40年的教坛耕耘,他的很多学生走出大山,考上大学,不少还成为了各个行业的佼佼者。毕业出去的学生,一有机会就会回来和张文忠聊天,特别是每逢春节,一群群的学生来给他拜年,家里特别热闹。

  张文忠也因此获得了不少的荣誉:福建省为人民的教育事业服务30周年荣誉证书、泉州市从事班主任30年荣誉证书、泉州市师德先进个人、泉州市优秀农村教师等。(完)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