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齐长城上锦阳关

2012年05月30日 15:43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从章丘乘车沿省道242线南下,穿越古“广宗县”(今文祖镇)遗址,再向南10公里便是文祖镇大寨村。此村文化历史悠久,战国时期齐国重兵在此安营扎寨,后此地建庄,沿袭而得“大寨”之村名。大寨村南五里处,便是古代齐鲁边疆。路边有一巍然屹立、雄伟壮观的古建筑,下为通道、上有阁门,并设有观望台,这便是齐长城要塞“锦阳关”。

  站在锦阳关阁楼向东瞭望,长城已荡然无存,只有从残留的碎石上还可看出城墙遗迹;往西看,齐长城蜿蜒起伏、绕岭盘山。齐长城始建于何年?据1928年济阳县出土的编钟铭文,有周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晋人伐齐入长城”之记载。由此可见公元前404年前便有了齐长城,而长城始建至少还要提前一百多年。因齐长城西起防门(平阴古城南三里)东至黄岛(青岛小珠山),蜿蜒千里有余,又是缘山而筑,而齐国作为一诸侯国不可能在几十年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齐长城西端起于防门,据记载春秋时期防门便有防御工事,正因“防御工事”而此地得名“防门”。史载,公元前555年,晋、鲁、郑、宋等十二诸侯国联合伐齐,“齐国集兵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今在长清)得胜。经过此战,齐国深知防御工事之重要,便开始在交通要道、山洼之处筑城墙防御。到齐宣王时代,楚国先后消灭鲁、莒等国,成为雄霸。齐为防楚国将断续的长城连接修筑,形成了蜿蜒千里有余、令各诸侯国谈而生畏的齐长城。《史记正义》引《齐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川,千余里以备楚。”据上,齐长城应为春秋时代始建,齐宣王时代完工。

  另有传说,齐长城锦阳关最早是中国谋略家之鼻祖姜子牙所修。因他扶助周文王、周武王推翻了商纣王,建周朝功劳最大,被拜为国相兼齐国诸侯。姜子牙当时修锦阳关既是通商经贸之门、又是防御之关。因周武王当时为笼络商纣王及其部下,封商纣王之后为鲁国诸侯。姜子牙心有余悸,筑关而防。但此事无记载。

  现在很多文章中写道,“锦阳关西侧长城是战国时遗留较完整的城墙”。其实,此说有误。经过两千多年风侵雨蚀和人为的损坏,原来的城墙和锦阳关早是一片废墟。清朝同治年间,章丘文祖镇李世墉捐封大宾监生,他率众募捐重修了锦阳关和两旁环山的城墙,并由绣惠镇高家安上锦阳关大门。此举是为防捻军进攻。原有的齐长城墙为平顶,而新修的城头则为“女墙”。现在城墙下有整修碑文记载。日本侵略中国后,又将锦阳关和东部城墙扒掉修了炮楼,2005年夏,锦阳关才又得重修。

  从城墙岭顶端沿山北行三百余米,便是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山寨。此寨两边靠悬壁,一面有出口,外墙高五米有余,里面人站立可以对外观看。内径近百米,能容三百将士居住。古山寨北有三个烽火台,高台早已坍塌,只留下台底,当地人称为“烟墩底”。按地理位置分析,古山寨的屯兵主要是警戒和轮换长城值班的哨兵,发现敌情立即点燃烽火,大寨兵营的将士便会发兵锦阳关迎敌。

  古山寨东边山下有个小村,叫“石子口”,此村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楚国在南方先后消灭鲁、莒等国,成为雄霸,便开始策划灭齐。通过观察齐国边关布防,定出偷袭古山寨、除掉烽火台,然后奇袭大寨兵营之计。在一个漆黑之夜,楚兵悄悄翻越长城,从东面狭沟向古山寨攀登。爬至半山腰遇一石墙,兵勇抠石而上,突然石墙松动,满坡乱石翻滚而泄,楚兵葬身于乱石之中,楚兵大败。原来是齐国早已布好“石子口”阵,村庄因布阵得名“石子口”。(孙廷华)

【编辑:南若然】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