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辽宁抚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皮影戏精彩再现

2012年12月25日 15:30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辽宁抚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皮影戏精彩再现

  “黑龙水中泪滴答,有心现身与娘见,又怕吓坏老娘她,只好水中说句话……”12月14日,记者与现场的30余名观众一同观看了抚顺皮影戏《秃尾巴老李》,精彩的演出引得观众连连“叫好” 。

  演出现场,表演人员在幕布后,操纵着剧情里的人物、动物驴皮剪影,用唐山地区流行的曲调唱述着勇敢的黑龙战胜残暴白龙的神话故事,同时配以鼓、锣、京板等打击乐器和四弦乐。抚顺皮影演出时,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艺人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有时脚下还要制动锣鼓。《秃尾巴老李》是我国(中国)东北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讲述的是一带尾男孩尾巴被砍后变成一条黑龙,为保萨哈江沿江人们安宁同另一河中白色恶龙作斗争,最后战胜白龙,使沿江人们安居乐业,人们为了纪念黑龙,将萨哈江改为黑龙江。

  抚顺皮影戏是从河北唐山皮影戏中传承过来的,在抚顺已传承近百年。为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抚顺市投入资金和人力,在2011年将抚顺皮影戏申报为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该市在辽宁省为项目投入保护资金的基础上,组织皮影老艺人,用两周的时间,恢复排演了传统剧目《秃尾巴老李》。抚顺皮影戏剧目内容丰富,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和现代戏等等。抚顺皮影戏历史上能够表演的剧目有:《鹤与龟》、《秃尾巴老李》、《火焰山》、《大西唐》、《强虎山情仇》等近20部。明年(2013年),该市将陆续恢复抚顺皮影戏的传统剧目。  

  近年来,抚顺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瞩目成就。建立了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使抚顺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面普查、申报项目、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博物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新宾满族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合并项目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抚顺地秧歌”被我国(中国)列入申报联合国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预备录名单。抚顺市共成功申报国家级名录项目3个,省级名录项目3个,市级名录项目三批共45项,县区级名录项目两批共93项。申报确定了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名,公布了三批抚顺市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名。抚顺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影响,抚顺市分别建立了满族剪纸展馆、煤精琥珀博物馆、中国琥珀城、抚顺市琥珀研究所等,免费对市民开放,为宣传地域文化,展示抚顺特色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开创性地建设了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抚顺地秧歌三个保护基地,煤精雕刻、琥珀雕刻各一个基地,满族剪纸二个保护基地,大量地培养传承人。通过努力,该市已逐步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一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周 明 崔振波)

【编辑:王盼盼】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