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西:边境飘起“非遗带”

2013年03月07日 09:48 来源:广西日报 参与互动(0)

  边境“非遗”多 沿线建长廊

  这是一条缀满非物质文化遗产宝钻的文化缎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名录35项,市县级名录众多。

  这条文化缎带东起东兴市,西到百色市那坡县,途径防城区、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比照地图,8个市、区、县连接成一条东西走向长廊,蜿蜒在广西中越边境沿边公路上。

  3月5日,这条文化缎带有了一个确切的名字“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并在靖西县龙邦镇龙邦口岸正式启动建设。

  预计在未来3-5年示范带建设中,8个市、区、县将精选出中越边境5公里内具有本地区代表性、非遗项目集中呈现的镇、村、屯为建设基地,加大建设力度,使之成为文化辐射示范基地。在8个市、区、县遴选出8个点:东兴万浘岛、防城区峒中镇、宁明爱店镇、龙州水口镇、凭祥友谊镇、大新硕龙镇、靖西龙邦镇、那坡平孟镇,以国家级名录为核心,以自治区级名录为重点,以市、县级名录为基础,以传习基地为抓手,以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由东向西、由点成线,建成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长廊。

  据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廖昆铭介绍,在基地建设中,将按照“六个有”的标准实施,即有一个规范可行的传承管理制度;有一个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师资队伍;有一个学艺的传承队伍;有一个普查资料阅览室(数据库);有一个固定的传承场所和展示舞台(小广场);有一个包括文字、图片、实物等内容的宣传长廊等相关设施。长廊的每一个基地都将打造成文化交流平台,让该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和展示。每一个点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聚居场所,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保护、传承基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重点保护与特定文化生态环境紧密相依的民间习俗与技艺,示范带将设立京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那坡黑衣壮民歌生态保护示范区、壮剧艺术生态保护示范区、天琴艺术生态保护示范区等,保护其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实行区域整体性有效保护。此外,对一些民族传统习俗节庆活动,如靖西端午药市、东兴京族哈节、金龙侬侗族节、那坡彝族跳弓节、大连城武圣宫庙会、高林村瑶族阿宝节、宁明花炮节、硕龙与下埌中越歌圩等,施行“提升工程”,通过资助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服装和道具、收集资料等多种形式,促使边民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融入到求知、求技、求乐、求和具体行为中,让边民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受益。

  “遗产”产业化 兴边又富民

  建立“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除建设一系列传习展示基地作为文化惠民的物质条件外,更要挖掘具有生产性特征的非遗项目的经济价值潜力,在具有生产性特征的非遗项目所在地建立起产销结合的示范基地,将“文化富民”落到实处,让边民得到实质上的文化实惠。

  在“绣球之乡”靖西县旧州街头,记者看到不少游人在兴致勃勃地选购绣球。精致玲珑、色彩鲜艳、结构独特、选料考究,旧州绣球人见人爱。就以这些六七元一个的普通绣球为主打产品,旧州如今已形成“公司+协会+农户”绣球生产经营模式,年产绣球20多万个,年产值达300多万元,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同在旧州,一幅近一平方米左右的农民画,可以卖到二三百元。正在细细描绘一幅意趣盎然《春耕》图的农民画家农明芳告诉记者,在每年五六个月的农闲时节里,他每个月可画20多幅,不愁销路,还常常供不应求。

  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覃溥表示,文化部门鼓励并支持民间资本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鼓励非遗传承人参与生产性转化和产业开发,使非遗资源广泛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文化创意精品品牌。她认为:“非遗项目‘出身’的民族性和历史传承性,决定了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发展成文化品牌,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生产性物化的特点,物化的文化产品形态具有更广泛的参与性和消费性。我们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遵循市场规律,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把散落在民间的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通过生产性保护,使其成为能够和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相对接的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工艺品。要在保护核心技艺的基础上,在内容、题材、表现形式上创新,放大功能,生产出适合社会需求,迎合现代审美情趣的文化产品。”

  据悉,东兴万浘的京族“哈节”、独弦琴、鱼露,靖西的壮族织锦技艺、壮族刺绣、夹砂陶制作技艺、“端午药市”,防城峒中瑶族的“阿宝节”、瑶族服饰,龙州壮族的天琴、沙糕制作技艺、桄榔粉制作技艺,那坡平孟壮族的“山黄皮果酱”制作技艺等,已初步具有文化品牌效应与价值,将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打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创意品牌。(李湘萍)

【编辑:王盼盼】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